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1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黃惇經典行書書法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5 14:59: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黃惇經典行書書法

  黃惇教授曾多次參加國際展覽,如《日本海外總合書展》、《韓國第十一屆國 際藝術展》等。作品曾為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及海內外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十多年來,他曾撰寫書法、篆刻史論學術論文六十餘篇,刊登於《書法研究》、《中國書法》、《中國篆刻》等多種專業刊物上。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黃惇經典行書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黃惇經典行書書法欣賞








黃惇個人概述

黃惇,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47年生於江蘇太倉,祖籍揚州。1982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美 術系,師從陳大羽教授攻讀碩士學位。1985年6月獲文學碩士,畢業後留校。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評審委員、全國篆刻藝術展評委、江蘇省美術館藝術鑑定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等。 黃惇教授注重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並重,篆刻作品1983年曾獲《全國篆刻徵稿評比》一等獎,書法作品1993年曾獲《第五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獎"。其作品曾參加歷屆《全國書展》、歷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歷屆《全國篆刻藝術展》。並曾多次參加國際展覽,如《日本海外總合書展》、《韓國第十一屆國 際藝術展》等。作品曾為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及海內外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十多年來,他曾撰寫書法、篆刻史論學術論文六十餘篇,刊登於《書法研究》、《中國書法》、《中國篆刻》等多種專業刊物上。曾多次出席國際書法研討會,如「國際書法史研討會」、「韓國漢陽大學96國際學術會議」、「香港中文大學97中國書法國際學術會議」等。並應邀講學於中央學院、山東工藝美院、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內外高等院校。著有《中國書法全集--董其昌卷》、《董其昌書論注》、《中國古代印論史》、《中國書法全集--金農、鄭燮卷》(與周積寅教授合作)、《中國書法通史--元明卷》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黃惇主編的《書法篆刻》教材,至今已重印逾十萬冊。他所著的《中國古代印論史》,填補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秦漢魏晉南北朝書法史》96年被定為文化部藝術院校重點教材之一。

行書的發展史

王獻之是王羲之第七子,亦極擅行書,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鴨頭九帖》《新婦地黃湯帖》等。《中秋帖》是「三希之一」。《鴨頭九帖》也是王獻之行書墨跡中的佼佼者。其用筆洒脫流利,與其他帖相比,此帖風格明顯不同,極其雅逸,隨意中書寫,而神韻自得。《新婦地黃湯帖》及《廿九日帖》等也是王獻之行書中的上乘之作。用筆秀勁飄灑,靈動宜人。在王氏一門書翰中,還有一件彌足珍貴的墨跡,就是王珣的《後遠帖》。珣為羲之侄,其書法遒麗峭勁,瀟洒流暢,「東晉風流,宛然在眼」。清代乾隆帝極珍愛此帖,將其與羲之《快雪時晴帖》、獻之《中秋帖》同藏於養心殿書房,並稱此處為「三希堂」。所謂「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寶。該帖是存世最早的行書著名墨跡真本,極是珍貴。其中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列為「三希之首」。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尤喜行書,他酷愛王羲之的行書。由於唐太宗的提倡,更加穩定了行書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二王體系的行書,籠罩了整個唐代,成為一代風範。他本人也是行書的高手,他的代表作品《溫泉銘》,就是學習二王典範。此碑也是第一塊將行書運用到碑版上來的刻石。這在行書史上是一大飛躍;也為行書開闢了新的領域。盛唐時,出現了一位書法大家,他將二王行書又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他就是李北海。

李北海,名邕,字泰和,因任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他在繼承二王同時,發揮自己的特點,創立了行楷一路,所謂的「行楷」就是指在楷書的筆畫中溶會行書的筆意,在行書的結構中又吸收了楷書成分。這種字雖早在李北海之先就有過試嘗,但到李北海筆下才真正成熟和統一。當時的李陽冰稱讚他為「書中仙手」。李北海一生寫字甚勤,有人說他平生書碑有八百多塊,許多名碑都自書自刻。傳世作品有《麓山寺碑》《雲麾將軍李秀碑》《雲麾將軍李思訓碑》《法華寺碑》《東林寺碑》《葉有道碑》等等。其中《麓山寺碑》最見風神。

此碑刻者託名黃仙鶴,其實就是李北海自己刻的。後人稱此碑「三絕」:文絕、書絕、刻絕。

唐代傑出的書法家顏真卿,不僅楷書藝術博大精深,而且在行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他的行書雄健剛強、氣勢磅礴,不追求雕琢之氣,而滲透他那剛正的性格、豪放熾熱的情感。其著名行書作品有《祭侄稿》《爭座位帖》《劉中使帖》等。字體挺拔、氣骨情真,為歷代書家所頌。宋代米芾號稱《爭座位帖》為顏書第一。元人鮮于樞把《祭侄稿》評為天下第二行書,有人將此帖同王羲之《蘭亭序》並列為世之「雙璧」。

行書到了宋代,出現了新的面目。書法家往往藉助書法來表現個人的學識、個性和懷抱。所以古人評及宋人書法說「宋人尚意」。能代表宋代風格要推舉「宋四家」。宋四家指的是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學識淵博,在古文、詩詞、書法、繪畫等方面都取得相當輝煌的成就,可以說他是歷史上少有的天才。他在書法上主張師化自然,所以他的作品中有一種天真爛漫之氣。代表作品有:《天際烏雲帖》《寒食帖》《赤壁賦》《杜甫榿木詩帖》等等。以《寒食帖》為世人所重。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9 08:3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