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切如來與菩薩」:這是大乘。菩薩從初信位到等覺,五十一位次,菩薩圓滿了就成佛。菩薩從初發心到修行證果,也是我學習的榜樣,我應該認真努力地向他學。
「所有功德皆隨喜」:此地隨喜著重在向他學習,並且盡心盡力幫助他。
多數人念十大願王,口頭隨喜,沒有去做。很歡喜這一卷經,要隨喜。發心依教修行,發心講這一卷經,把它發揚光大,這才是隨喜。
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沒有辯才,那是你自己太客氣了,真正一發心,三寶加持。宋朝永明延壽大師,未出家時是一個小公務員,
當庫吏,常挪用庫錢買魚蝦等水族放生,因而犯了監守自盜的罪名,依法應處死刑。吳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盜用庫錢,全在放生。
命令監斬官,注意他臨刑前的表情。他臨刑前,笑咪咪地,歡歡喜喜地,一點恐懼也沒有。監斬官問他:「為什麼不怕死?」
他說:「我以一條命,救千千萬萬條命,很值得。」後來,國王不殺他,放他走,他就出家了。他沒有口才,夢到觀音菩薩以甘露倒進他的喉嚨,
第二天,辯才無礙。你發心上台講經,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沒有一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三寶一定加持,感應道交,這才叫真正的隨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