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6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的黃籙道場繪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12 10:01: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的黃籙道場繪畫

黃籙道場上供奉的畫像稱作黃籙神像(黃籙圖、黃籙幀子)。由於道教黃籙道場和佛教水陸道場相當類似,所以民間也稱黃籙道場為水陸道場,其所供奉的黃籙神圖也稱水陸畫。道教的黃籙道場畫繪製有三清、四御、三官、元帥、天將、天師、真人等,但在此以外圖畫的星辰之神、嶽瀆山川之神、儒家聖賢、民間俗神、冥府地獄等則可說基本相同。


吳道子(685—758)是開元年間的宮廷畫家。他所畫的《 五聖朝元圖》是有影響的道教圖像,原畫在洛陽北邙山老君廟東西壁.東壁上畫東華天帝君、南極天帝君、扶桑大帝及其部從;西壁上畫西靈天帝君、北真天帝君及其部從。杜甫當年曾經賦詩讚頌這一作品: “……畫手看前輩,吳生遠擅場。森羅移地軸,妙絕動宮牆。五聖聯龍袞,幹官列雁行:冕旒俱秀髮,旌旆盡飛揚……”


在《五聖朝元圖》之後相繼出現過類似的圖像,如《朝真圖》、《朝會圖》等:王建據蜀,沿襲李唐崇尚道教,大興道觀,並賜號青城山道士杜光庭為廣成先生。杜光庭習經史,工詞章,以道為本,且納儒入道。將表奏、頌贊之類加以文飾;道教主要教派的齋醮儀式亦得到統一,使之規制化;各種儀式以藝術手法美化。他在《金篆大齋宿啟儀》中列舉的神祗法位名目,形成了一套完整體系。綜合前代道釋壁畫的成果,又作進一步發展,這對當時水陸畫的製作起了規範作用。王建修青城山丈人觀,請張素卿畫希夷真君殿的《五嶽朝真圖》。從所記內容可知,這時創作的《朝真圖》雖是朝見希夷真君,但與中原《朝元圖》粉本有一定關係。作品一方面吸收《朝元圖》千官列雁行的浩蕩場面,一方面又表現了五嶽、四瀆、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樹木諸神和岳瀆曹吏等眾多的神祗。這和張南本畫在寶曆寺水陸院的天神地祗和各具特色的下界諸神形象是大體相同的。張素卿是由長安入蜀的道門畫師,既有道家修養,又經畫藝薰陶。據稱張素卿構思敏速,下筆如神;詭怪之質,生於筆端。善畫道門尊像,天帝星君,形制奇古。他畫有《老子過流沙圖》、《五嶽朝真圖》、《九皇圖》、《二十四化真人像》、《五星圖》、《老人星圖》、《太無先生像》等。


從同一時期出現的《紫微朝會圖》,朱梁時將軍張圖所作。帝被袞執圭,五星、七曜、七元、四聖左右執侍,十二宮神、二十八舍星,各居其次,乘雲來下。其容色皆端敬,其服章皆嚴謹。道家謂玉皇大帝為眾仙天子,紫微大天帝為眾星天子……圖作衣紋,不思吳衣當風、曹衣出水之例,用濃墨粗筆如蘋書,顫掣飛動,勢極豪放,至於作面與手,及諸服飾儀物,則用細筆輕色,詳緩端慎,無一欹仄,亦一家之妙用。《玉皇朝會圖》,蜀石恪所作。天仙、靈官、金童、玉女、三官、太乙、七元、四聖、經緯、星宿、風雨、雷電諸神,嶽瀆君長、地上、地下主者,皆集於帝所。玉皇大天帝南面端扆而坐,眾真仰首,承望清光。見之者神爽,超然如在乎通明殿中也。


宋徽宗趙佶更是崇尚道教,宣和元年制《九星二十八宿朝元官服圖》,道士林靈素重新制定了齋醮制度和神祗名目。《上清靈寶大法》保存了宣和神祗系統的三百六十分位名目,致有以下諸神:三清、六天帝君及二帝后、三十二天帝、十太乙、日、月、星宿、三官、四聖、歷代傳經法師、三元、五嶽諸山神、扶桑大帝、水府諸神、酆都大帝、天樞院、驅邪院、雷府等部主宰及所屬各種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吏役、兵馬、城隍土地等,這一系統成為以後製作壁畫及水陸畫的主要依據。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像極了愛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5 00:4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