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壇主
經過開壇禮後正式成為壇主(劉怡君提供)
一貫道的道場設有許多大、小規模不同的佛堂,其負責人稱為「壇主」,又稱「堂主」。「壇主」的名稱在大陸時期的文獻即有記載,根據一貫道道場的規定,普通的道親必須經由申請與立愿,才能設立家庭佛堂而成為壇主。而各道場的規定亦有所少許差異:早期規定較嚴格,有些道場規定家中必須至少要有兩人確定茹素、並且立下發愿「清口茹素、懺悔過往、遵師重道、研究道理」的「清口愿」後,才能設立佛堂;現階段每個道場也會因應時代變遷而調整,有些規定只要家中有一人立清口愿,則可申請設立家庭佛堂,而由已立愿清口者擔任壇主。
由於道務逐漸擴展,一貫道的佛堂也區分為許多不同的層級:例如總壇(又稱「道務中心」)、公共佛堂、家庭佛堂或臨時佛堂,負責人皆可稱為壇主。由於負責的佛堂層級不同,也有道場將不同層級的佛堂領導配合不同的道場職級;例如總壇的負責人為「前人」或「領導點傳師」;公共佛堂的負責人為「點傳師」,或是結合數人共同承擔,稱為「聯合壇主」;家庭與臨時佛堂的壇主則由一般已清口的道親、辦事人員或講師擔任。所以在道場的職務上,壇主的身分可以與其他道場的行政職務重疊;但有些道場則規定點傳師不可身兼壇主,以避免天職職級的混淆。
除此之外,也有道場將壇主依照不同的功能或職務來稱呼,例如正、副壇主、護道壇主、了愿壇主等──正壇主負責管理、主導佛堂的道務運作;副壇主扮演輔助的角色來輔佐壇主;而護道壇主與了愿壇主只純粹護持與幫忙佛堂的運作。
壇主的職責是管理其負責的佛堂,包括處理佛堂的日常庶務、配合道務運作、聯絡道親、渡人與成全道親等各項事務,皆由壇主領導、管理、聯絡,可說是一貫道中最基層的幹部。現今一貫道的各道場多半會開設「壇主班」,除了安排進修課程提升壇主素質之外,也在其中進行道場事務的佈達,再由壇主將訊息轉達給所屬的一般道親。由於與一般道親接觸頻繁,也往往被要求注意言行舉止,以便在修為上作為道親的模範。
來源:彌勒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