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29 [複製連結]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18 08:46: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家庭教育發隱



世亂極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徙勞。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賢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於此講求,治何可得乎。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於稟質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後,務必居心動念行事,唯誠唯謹,一舉一動,不失於正。尤宜永斷腥葷,日常念佛,令胎兒稟受母之正氣,則其生時,必安樂無苦。所生兒女,必相貌端嚴,性情慈善,天資聰明。及至初開知識,即為彼說做人之道理。如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輪迴之轉變。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再令念佛、念觀世音,以期增福增壽,免災免難。不許說謊話,說是非,打人罵人。不許糟踐字紙,糟踐五穀,糟踐一切東西。不許亂喫食物。不許與同里群兒聚戲。稍長,即令熟讀太上感應篇,文昌陰騭文,關帝覺世經,俾知有所師法,有所禁戒。一一為其略說大意,以為後來讀書受益之前導。幼時如是,愈讀書愈賢善,不患不到聖賢地位,光宗耀祖也。否則任性驕慣,養成敗類,縱有天資,亦不知讀書為學聖賢,則讀的書愈多愈壞。古今大奸大惡之人,皆是有好天資大作用之人。只因伊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學聖賢,躬行實踐。止令學文字,為應世謀利祿之據,其智識之下劣,已到極底。以馴至於演出廢經廢倫,爭城爭地,互相殘殺之惡劇。此種禍亂,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自己縱無大惡,而壞亂世道人心之罪,當與彼子弟同受惡報於永劫矣。吾故曰,教子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為尤要。以人之幼時,專賴母教。父不能常在家內,母則常不離子。母若賢慧,則所行所言,皆足為法。見聞已熟,心中已有成規。再加以常常訓誨,則習已成性。如鎔金鑄器,模型若好,器決不會不好,以故教女比教子尤為緊要也。以賢母由賢女而來,若無賢女,何由而有賢母。無賢母,又何由而得賢子女哉。此種極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為之,所痛惜者,絕少提倡之人。俾為母者,唯知溺愛,為父者,亦無善教。及至入塾讀書,為師者亦由幼時未聞此義,故亦不知讀書為學聖賢,不教生徒躬行實踐聖賢所說之道。但只學其文字,以為謀利祿計。而不知學聖賢有莫大之利益,自己與子孫,生生世世,受用不盡。謀利祿,謀之善,不過現生得小富貴而已。諫之不善,現生身敗名裂,子夭孫絕者,比比皆是。人與天地共稱三才者,以有以先覺覺後覺,繼往聖開來學之功能,故得此尊稱。若不以學聖賢為事,則是行肉走尸。唯知飲食男女之樂,則與禽獸何異。人之一字,尚是冒名,況與天地共稱三才乎。然人性本善,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而不能為堯舜,不能作佛者,只有性德,無有克己復禮,閑邪存誠,及修戒定慧,斷貪瞋癡之修德耳。此之修德,最初由賢父母師長而啟發之,繼則自己孜孜矻矻,努力修持。雖未能即到堯舜與佛之地位,其去下愚之人,日在人欲中埋沒者,已天淵懸殊矣。書云,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經云,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幸其為堯舜、作佛、之機在我,有血性漢子,豈肯以此性德,任人欲所錮蔽,永為沉淪苦海之下愚眾生乎。願世之為父母,為師長,為兒女生徒者,各各勉之,則吾國幸甚,全球幸甚。



學醫發隱



佛為大醫王,普治眾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為前導。果能依法修持,則身病即可隨之而癒。身病有三。一宿業,二內傷,三外感。此三種病,唯宿業難治。儻能竭誠盡敬,發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超度宿世所害之怨家對頭,彼若離苦得樂,病者即可業消病癒。不但不復為祟,反感超度之恩,而陰為護佑。凡嬰此病,及醫此病者,均不可不知此義。二內傷,或用心過度,或於酒、色、財、氣,各有嗜好。若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兼用藥治,必易痊癒。儻不注意於根本,唯仗醫藥,亦難見效。縱效,亦不能永不復發。三外感,但能依前內傷所說之法而行,縱有外受風寒暑溼之患,亦極易治。若不注意於懲忿窒欲,閑邪存誠,即外感亦不易治。以根本受傷,徒治枝末,殊難得益。所以聖人致治於未亂,保身於未病,雖無治保之奇蹟,其為治保也大矣。余素不知醫,頗欲世人咸皆無病,日持大悲咒,加持淨水。有久嬰痼疾,中西醫士不能治者,令其戒殺護生,喫素念佛,念觀音。果真至誠,即可立刻回機,不久自癒。縱不即癒,決無加重之理。且能消除惡業,增長善根,又無所費。汝欲學醫,雖以鍼灸藥品為事,須以大菩提心,常以佛菩薩聖號,及大悲咒,普為自他持誦。以期彼此同獲現生身心安樂,臨終決定西方。則不負為佛弟子,隨分隨力,普利自他之道。若如世之庸醫,唯期得利,不以救人病苦為事。縱令財發巨萬,祗得其自身永墮惡道,子孫或成敗類,或竟滅絕。徒得自利利他之機,反成害人害自之果,可不哀哉。感應篇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獨世之大聰明人‧多多皆是欲得福樂,反召禍殃。汝能不隨彼流,當可得大國手之名實,否則便是民賊而已。何取何捨,祈自擇焉。



病中法語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年外,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別種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種想念,便與阿彌陀佛之心隔開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你要曉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迴,唯有阿彌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輪迴。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壽未盡,就會速好。若世壽已盡,即往生西方。然不可求病速癒,只可求速往生。求病癒,若壽盡,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壽未盡,則速得痊癒。往生西方,好處說不盡,較彼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尚要高超過無數無量萬萬萬萬倍。你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裏,囚在堅牢裏,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何可怕死。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你若能出聲念,則小聲念。不能出聲念,則心裏默念。耳朵聽別人念,心中亦如此念。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心中想著阿彌陀佛。有別種念起,當自責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種念頭,壞我大事。你若肯依我所說的念,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劫常受快樂,了無一絲一毫之苦事見聞,又何有此種之疾病苦惱乎。儻心中起煩惱時,要曉得這是宿世惡業所使,要壞我往生西方之道,要使我永遠受生死輪迴之苦。我而今曉得他是要害我的,我偏不隨他轉。除過念佛外,一事也不念他。那就能與佛心心相應,蒙佛接引,直下往生矣。好記我語,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01: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