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3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生養萬物,行善亦是修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14 16:43: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生養萬物,行善亦是修道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道教對生命的獨特看法,決定了它特殊的慈善觀。

「慈者,萬善之根本。人慾積德累功,不獨愛人,兼當愛物,物雖至微,亦系生命。」道教書中載述的仙真事迹,無論如何神異離奇,但都是以慈悲仁愛作為基礎。


道教「貴生」理論

與很多宗教不同的是,道教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修道成仙、長生不死。「貴生」是道教學說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從《老子》所強調的攝生、貴生、自愛和長生久視,《莊子》所說的保生、全生、盡年、尊生,到《太平經》主張的樂生、重生,再到被道教奉為萬法之宗、群經之首的《度人經》中,開卷就宣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宗旨,所有的道書,始終貫穿著貴生的傳統。

在道教的理論中,神、人以及世界萬物,都是大道和「氣」衍化的結果,本質上都是同源的。《太上老君說常清凈妙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之所以有神靈、凡人及萬物的差別,是因為宇宙本體的大道在其開創宇宙、衍化萬靈萬物的過程時,由於「稟氣不同」而性質各異。

從這個角度來說,生命是神聖的,無論是天地的至靈——人類,還是遍布山川湖澤的禽獸魚蟲,其生命都是大自然的傑作,都是「大道至德」的顯現。因此,貴生是人類的「至德」。「所謂尊生者,全生之謂。」對於生命有害的事情都應制止,凡對生命有利的事情都應去做。在道教看來,這是大道本身擁有的普濟救世的美德的最好體現,亦是做人的根本與修道的必需。

「道」是偉大的:它生育萬物,卻不把萬物看成自己的兒子;它長養萬物,卻不據為己有;萬物都受到它的恩澤和利益,它卻不居功不自傲。這是道的美德,也是人類至高無上的美德。道教修行的終極目標,正是與道合一,所有的修行,就在於學習「道之德」——無私地長養萬物,平等地善待萬物!

這就是道教的「貴生」理論,也可以說是道教慈善觀的理論基礎。


行善與修道

道教把行善與修道成仙明確地聯繫在一起。天師道要典《想爾注》中說:「百行當修,萬善當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人慾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當立升二百善。」道教的這種著眼於現實的濟世利人的教義,貫穿於其發展的全部歷史進程。

道教有「功德成神」的說法。意思是說,積功累德,是人成為神仙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廣行善舉是道教得道成仙的重要內容。一個人要想成仙,就必須積大功德。而功德正來自「慈悲仁愛」。《感應篇圖說》中說:「慈者,萬善之根本。人慾積德累功,不獨愛人,兼當愛物,物雖至微,亦系生命。」道教書中載述的仙真事迹,無論如何神異離奇,但都是以慈悲仁愛作為基礎。在這裡,神仙成為修道成功的典範,也是人性完善的極點。道教這種精神,甚至後來發展為「苦己利人」。比如被稱為全真龍門派「中興之祖」的清代道士王常月所訂「初真十戒」,就有「當行陰德、廣濟群生」,「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等內容。

在道教中,行善已經成為「成仙」的要求。


(泰山碧霞祠)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5 03: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