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2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圜堂與坐圜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25 08:24: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圜堂與坐圜

坐圜,道教用語,道家把進入“圜堂”獨處修煉稱為“坐環”,指道士築庵或築環堵(圜堵)獨居修煉 ,相當於“閉關”。


坐圜、坐缽,又稱閉關,是全真道重要的教義規制。王重陽祖師創立全真道,以超脫幻化了悟生死證仙成真為宗旨。
金初高道晉真人釋符“全真”曰:“全真者,合天心之道也。神不走,炁不散,精不漏,三者俱備,五行都聚,四象安和,為之全真也。”又謂成仙證真,須“真功”、“真行”雙全,“若要真功者,須是澄心定意,打迭精神,無動無作,真清真靜,抱元守一,存神固炁,乃真功也。若要真行,須要修仁蘊德,濟貧拔苦,見人患難,常懷拯救之心,或化誘善人入道修行,所為之事,先人後己,與萬物無私,乃真行也”(《晉真人語錄》)。

此語,重陽祖師引為全真派修道之大綱。圍繞“全真”教旨,學道志士以坐圜守靜為入道之本。


圜室,也稱圜堂、環堵,始于漢代祖天師張道陵。《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五載曰:“.....張道陵學長生之道,得黃帝九鼎丹法,入蜀鶴鳴山坐圜精思煉志,著道書二十四篇。....三年丹成,于永壽元年九月九日與夫人雍氏白日升天。其圜堂自此始也。”


重陽祖師立教之初繼承此制。金正隆四年(1125)他于甘河遇仙之後,拋妻棄子,把幼女送至姻家,隻身到陝西南時村挖了一個三丈深的洞穴題名“活死人墓”,在洞中苦志修煉二年。後來他在《活死人墓贈甯伯功》詩中說:
  “活死人兮活死人,自埋四假便為團。
  墓中睡足偏惺酒,擘碎虛空踏碎堅。
  活死人兮活死人,火風地水要知因。
  墓中日服真丹藥,換了凡軀一點空。
  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
  墓中閑寂真虛靜,隔斷凡間世上塵。”
講述他在“活死人墓”修道生涯。“活死人墓”可謂古圜室之遺風。
重陽祖師創教之初主張住庵修行,《重陽立教十五論》規定了修持的內容和性質。其中第一論即住庵。當時的“庵”,主要是修道之所,“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漸得安,氣神和暢,入真道矣。”


“七真”之一馬鈺對住庵做了更進一步的規定,《丹陽真人十勸》第九規定“居庵不過三間,道伴不過三人,互相扶持。”這個時期的“庵”還不同于後來宮觀中的“缽堂”,這主要是由於當時全真道的社會環境所決定的。


郝大通之徒範圓曦:“屏絕世慮,自閉環室中,究其所謂精氣神之學。” 《上陽子金丹大要列仙志》記載李玨“師事全真道士宋德方,即往武夷潛修內丹,複至真州玉虛庵結圜,末入青城山。”劉高尚長年築圜堵於家之後圃,不語不出者三十餘年。《丹陽真人語錄》載“劉高尚居環堵四十年,別無他事,但虛其心,實其腹,去其華,忘其名,棄其利,清其神,全其氣。”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5 03: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