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財利障》
*錢財雖是身外物,三歲小孩都知道金錢可用,錢財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之物,但是如何求取正財實重要。
*俗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因此錢財是必須在正道之下方能取得,但有者卻不循正途,在金錢誘惑下造諸罪過,最後受到惡報。
*修行者在人世間生活,亦需要錢財維持生活,或需要錢財以為成事重要條件,而修行者亦必須面對錢財問題。修行者若是貪圖非份,為了滿足私慾,即可能以修行之名斂財。
*如宮主壇主,主事者,假借神意取得信眾佈施,卻用在個人生活享受,如此即成為修行一大障礙,因貪毒難化,根性痴迷,只有沈淪,不能提昇,更奢言帶領同修,或信眾同登聖域。
*修道子應知,錢財的獲得即是福報所化,而福報由來即是修福而得,若不修福即無福報,若無福報即錢財獲得亦難也!若有福報,即錢財要來擋也擋不住,世上有錢人應大數有如此的體驗。
*然若無福報之修持,而強求錢財即成為障礙,修道子若陷入如此強求中,即是不知道理,是謂「理障」,因此修道子應有「修福得福」認知,方不有妄求愚行。
*修行最終目的,乃是達到究竟圓滿,因此,對人間錢財看待,也僅是一時的暫有暫用,必須看淡!修子不但不為財利所誘,反而更加善用錢財以行道。
*尚且世人宜知,就算擁有世間一切財富,到最後仍是一場空,無常一到,萬般帶不去,到底哪一樣是可以打包隨身帶去的呢?若不是,空留財富又有何用?
*古人有云:「留財不如留德。」,子孫爭奪遺產時有所聞,如此財利障礙延及下代,應非好事!
*是以修道子若財利有餘,當用在於利益社會或廣施濟苦,以圓滿人世之道。
來源:道法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