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四種適意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31 16:05: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四種適意

  一般人都希望諸事「稱心如意」,例如物質上的富裕、銀行存款的增加、精神上的滿足、獲得別人的讚美與肯定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上的適意。然而,從外而來的東西,有時候靠不住,因緣條件一變化,情況也就跟著改變了。適意的生活,還是要靠自己去創造。怎樣創造適意的生活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無事以當貴:古人說:「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萬般可忘,難忘者閒名一段。」人人都有求富貴、地位、榮耀,乃至受人尊重的欲望。《世說新語》說:「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所謂:「樹大招風,名大招忌。」名利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種種的毀謗、打擊、煩惱、壓力。「無事以當貴」,貴在什麼?貴在無事,貴在有一顆平常心。當你心中無事,就不會被世間塵勞所惑,內心無所罣礙,則能處處平安,自在而適情。

  第二、知足以當富:客家人有一句話很美:「我足了。」意思是:「我飽了、我夠了。」人生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心更富有?要發財,錢財和煩惱是兄弟,錢財有了,總離不開煩惱;求名利,名利與罣礙是一體,名利來了,難免患得患失。因此,知足才是富樂安穩之處。《佛遺教經》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的人,常為五欲所牽絆,知足的人,以超越昇華為富貴。

  第三、安步以當車:時代在進步,交通工具也逐漸改變,人類的欲望也隨之增加。例如有了腳踏車,開始希求摩托車;有了摩托車,覺得要有汽車才好;汽車買了,要進口的才拉風;有了進口車,何不來一架直昇機?什麼都擁有了,內心卻不平安、不快樂,為什麼?因為怕被偷、被搶、被拖吊、被撞壞,苦惱無處停放,擔心惡人恐嚇……。其實,生活不在求享受,安步當車,安貧樂道,多一份閒情,少一份奔忙;增一分健康,減一分負擔。

  第四、晚食以當肉:《古文觀止》的〈顏斶說齊王〉一文記載:齊王要顏斶做官,給他種種優渥條件,但是顏斶婉謝了。他說,他不要什麼榮華富貴,也不必什麼美食佳餚,只要在家做個老百姓,肚子餓了才吃,味道自然甘甜,與吃肉一樣美味。唐朝張蘊古在他的〈大寶箴〉裡也說:「羅八珍於前,所食不過適口。」叢林裡的「過堂」一語,意思是,吃飯只是滋養色身,經過一下,不在執著菜色如何。果能嚐得這般淡泊滋味,才能維持最長、最久。

  天氣冷暖的變化,要適時增減衣服,環境變化了,也要懂得調適身心。人生無論做什麼,總要有一個適合:男女結婚要適齡,穿鞋大小要適足,煮菜鹹淡要適度,應對進退要適宜。遇到學習因緣、種種商機,感謝適逢其會;工作就業全力以赴,就不怕被時代淘汰;甚至人我相處,也要懂得適可而止,否則任性而為、踰矩越分,只會適得其反,破壞情誼。所以,這四種適意的生活,可以提供吾人作一參考:

  第一、無事以當貴。

  第二、知足以當富。

  第三、安步以當車。

  第四、晚食以當肉。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4 11:3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