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佛門故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複製連結]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9-2 11:47: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導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華嚴經中告訴我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告訴我們只有不忘記自己最初的發心才能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我們做人也是如此,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華嚴經》中有句經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意思是說,一個學佛者,在修學過程中,只有不忘記自己的最初發心,才能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善始善終。對於學佛者來說,在最初發心學佛時,都會勇猛精進,學修並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人受不了苦行的痛苦,漸漸退失了原本精進向上的心,變得懈怠放逸了;有的則索性放棄了。面對修學的艱難,佛門中有「出家一年,佛在心中;出家兩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天邊」的俗語。



在學佛過程中,一個人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漸行漸遠,最終實現初發心時的理想。《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就是一位「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菩薩行者。善財童子初參文殊菩薩,向文殊菩薩請教如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經過文殊菩薩的指點,善財童子先後參禮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後終成正果。



善財童子參訪普眼菩薩時,普眼菩薩指點他到多羅幢城參訪無厭足王。善財童子到多羅幢城之後,見無厭足王正在處罰那些犯罪之人。這些犯人中,有偷盜他人財物的,有害他人性命的,有侵佔他人妻子的,有起貪嗔痴心造作惡業的。無厭足王下令,根據每個人所犯罪過的大小加以嚴厲懲罰。犯人中有的被斬斷手足,有的被割截耳鼻,有的被剜掉眼睛,有的被斬首,有的被剝皮,有的被肢解,有的被湯煮,有的被火燒,還有的被從高山上推下,這些罪犯受盡無量苦楚,嚎叫聲不斷。



善財童子見此情景,心中思維:「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求菩薩行,修菩薩道。現在,無厭足王滅盡善法,作大罪業,逼惱眾生,乃至斷命,曾不顧懼未來惡道。我為何要向他求法,發大慈悲心救護眾生呢?」



當善財童子如此想著,有點退失道心的時候,空中有天人告訴他說:「善男子!你應當憶念普眼長者善知識的教化。」



善財童子仰視著對天人說:「我常憶念,初不敢忘。」



天人說:「善男子!你不要厭離善知識的話語,善知識能夠引導你到無險難安隱之處。善男子!菩薩善巧方便的智慧不可思議,攝受眾生的智慧不可思議,護念眾生的智慧不可思議,成熟眾生的智慧不可思議,度脫眾生的智慧不可思議,調伏眾生的智慧不可思議。」



善財童子聽了天人的教誡,於是信心具足地參禮無厭足王。無厭足王帶他參觀了王宮,並向善財童子講說了處置罪犯的緣由。無厭足王說,對待世間不同的眾生,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化方法。當一些眾生,你采用慈悲寬容的教化方式起不到作用的時候,就應當采取「金剛怒目」式的殘暴方式來加以教化,使眾生對這種教化方式產生畏懼心理,從而改邪歸正。無厭足王告訴善財童子,慈悲是教化眾生的方式,懲罰同樣也是教化眾生的方式,只不過對待不同的眾生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化方式,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教化效果。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5 19: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