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前面觀琉璃地已經觀成功了,怎麼不叫地觀叫水觀呢?那還是個假想地,是粗粗的看見,不是真實的詳細看見,
所以名為麤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前面的觀想,觀想成功,還沒有入三昧,
梵語三昧,譯成中國話叫做正定,就是還沒有入定;又譯作正受,正受者不受一切諸受,照定力受,叫做正受。
若得三昧者,得到念佛三昧。彌陀經的一心不亂,叫念佛三昧,是持名念佛三昧。而這觀經第三觀的念佛三昧,
是觀想念佛三昧。若是修觀想,得到三昧了,即「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看見西方極樂世界,了了分明,
不可具說,因為這時所看到的莊嚴更多了,說亦說不完,故云不可以具說。前面修的觀想,沒有得三昧看見的,
是粗見西方極樂世界;須是得了念佛三昧看見的,這才是真實詳細的看見西方極樂世界。
若是以答覆韋提希夫人的問題「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而言,前面第一第二觀,都是教她思惟的工夫,思惟就是觀想,
教我正受者,就是用思惟的工夫,離邪倒想,領納所緣,這個時候,就得到三昧了。三昧即正受。這就是教她正受的工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