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欲想細知三十二相的,可自己去查閱佛學大辭典便知道。此經說佛的法身,本來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或有人會懷疑,佛身既是遍入一切眾生心中,我的心中為什麼沒有現出佛像來?須知道,你必須觀想。
此處說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即謂觀想佛時的眾生心,就變成佛的心。因為觀想佛像,先觀個應身佛,應身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為什麼這麼一觀,就成功了呢?
因為諸佛的法身,本來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的,可是你得觀想,若不觀想,現不出佛來,你一觀想,就現出佛像來,就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這段經文,是感應道交的經文。佛是應眾生的,無時不應,但是你得感,會作觀想,就是能感的心,有感就有應,若不感,
便沒有應。佛的法身理體,本來遍於一切眾生心,而你一點亦看不見!你一定要有感念的心,感念的心就是我要求見佛。怎麼見呢?
作觀想。有了感念的心,一觀想,就觀想成功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的莊嚴,都看見了,這就是有感有應,叫做感應道交。
譬喻洪鐘在架,有叩則鳴。大殿裡掛著的洪鐘,無時不在應眾生,但是你得去叩擊,有叩則鳴,若不叩擊,它則不鳴。
佛本是應眾生的,但是要有感才應,叫做感應道交。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就是你心裡作觀想,觀想佛像,即是你觀想的心在造一尊佛出來。
「十方三世佛,一切唯心造。」而阿彌陀佛亦是由心造出來的。怎麼樣造呢?作觀想--是心作佛。觀想就是修行,修作一尊佛出來。
把佛修作出來了,是心就是佛;如前面所說,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