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五蘊法的色蘊屬於身,受想行識四蘊屬於心,凡夫才有身相和心相。觀自在菩薩他就照見了五蘊皆空。
所以親證法身的菩薩,不但心相沒有,身相亦沒有,那麼眾生怎麼看到的呢?為攝度眾生,你和佛菩薩有緣就可看見觀世音菩薩,
亦看見阿彌陀佛,這個地方是看見十方諸佛。十方諸佛本來沒有身相,因為你在觀念佛的身相,故能見到佛的身相,
既已看見佛的身相,就看見了佛的心。在佛那邊,色心不二,在修觀眾生邊說,他的觀相增加了,先觀無量壽佛,
由見無量壽佛故,復見到十方諸佛,這個功夫就增加了,以見到十方諸佛故,觀想功夫又增加了,所以見到佛的心。
佛的心是怎麼樣的呢?「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慈大悲就是佛的心。「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怎麼樣叫做大慈悲?
他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就叫做大慈大悲。我們知道了佛的心是慈悲心,我亦就要學佛發心,我們亦發慈悲心。發慈分為三種:
第一、眾生緣慈悲,凡夫學佛發的慈悲心,叫眾生緣慈悲;慈悲兩個字怎麼講?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與一切眾生樂名慈,
拔一切眾生苦就叫悲。眾生是凡夫,我們發慈悲心的人亦是凡夫,我們的眾生相沒有空,所以叫做眾生緣慈悲。
但眾生緣慈悲是怎麼發起的呢?先觀眾生苦,一切眾生都在受苦,不過眾生在迷,他不知道,起顛倒心,反以苦為樂,如此觀察,
慈悲心就發起來了。觀眾生苦,發慈悲心,這個心就叫菩提心。但是這種發心不親切,我們凡夫著相,是無始劫來著慣了的,
這個時候,你得進一步觀想,觀想這一切眾生,都是我的父母親屬,觀想老者如父母,少者如兒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