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出現的?
"律令"是周穆王時的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的特點就是跑的快,他死後邊成雷部的神.據說西北有一種神獸,形狀如馬,足不著地,其行如風.就是這位律令變化而來.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意思不是叫太上老君快來聽你的命令,太上是最高的神,誰能命令他!
"急急如律令"應當是像律令般的快速,用律令的書店來形容老君反應快速的程度.
正確的理解是"太上老君啊,你趕快來幫助我吧!你要象律令那樣行動快速"這是信徒求助的話,表現求助的迫切,希望之真誠.
那麼,「急急如律令」這句咒語是怎麼來的呢?
一種說法是,律令是傳說中一名周代人,據說他跑得極快,所以死後做了雷公的部屬。「急急如律令」,表示要如「律令」一樣迅速。《土風錄》曰:「令,音伶,律令,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三教搜神大全》曰:「雷部有神名曰健兒,善走,與雷相疾速。」《搜神記》曰:「律令,周穆王時人,善走,死為雷部小鬼。」
最普遍的說法則存在於道教的知識譜系之中。道教咒語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這是因為道教興起於漢代,而漢代的詔書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語,意思就是下屬要嚴格按照法令執行,在語氣上有違律必究的意味。這種申述法律、政令權威的官方套語,先是被民間巫師吸收。東漢巫師舉行「墓門解除」的解除文,簡單句式就是:「百解去,如律令!」後來也被道教吸收並廣泛應用,同時產生某些變革,主要是嵌入神仙名號,最常見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還在後面加上「攝」、「敕」、「疾」等字眼,用來表示急急按照咒語之行,不得有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