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4-1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0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96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士出門在外,路途遙遠,全真叢林“掛單”
什麼是道教“掛單”
古時候掛單要求很嚴格,參訪必須準備棕蒲團、便鏟、緣瓢、引磬。這是因為出門在外,路途遙遠,有時候兩天三天,有時甚至半月或一年都到不了目的地,道士必須隨時準備自己動手煮飯解饑,或者化緣。衣、巾、布襪、布鞋缺一不可。衣服必須內外圓領,藍色,兩袖下垂與手長相等,袖寬一尺四寸。戴一字巾或者混元巾。布襪要高腰的,鞋子要青布雙眼的。不穿襪子,不戴道巾的,道觀可以拒絕掛單。
道觀會對請求掛單的道人進行盤問。一般會問在何廟、從何處來、名姓、法派、輩分、師父名諱、是否來過這裡等,然後是背經書。背完經,由號房填單,寫明住幾天。掛單者拿了單,才可以轉身取自己的行李。進了廟門還要接受廟規教育,要與堂主、殿主見面,因為掛單的人要參加觀裡的功課。掛單的程式看起來複雜,但試想如果掛單太容易了,廟裡的飯豈不是要被懶漢吃光?
如果掛單者犯了規矩,也應有擔保人出面協調。既背不出經文,又找不到擔保的,只能在離大廟不遠的小廟裡給他找個臨時居住的地方,以便複習經文。這叫“借單”。這一措施體現了全真道的寬容和以人為本的思想,客觀上為求道與傳道創造了條件。
叢林掛單
凡回常住掛單參學的道人,首先要具有:髮、衣、巾、冠、襪、履,髮必滿髮蟠髻,衣必內外圓領,大衣又分“大褂”,“道袍”兩種。
大衣制度統用蘭色布,蘭以象天色與東方生氣,兩袖下垂與身長相等,袖口寬一尺四寸以上,無內擺者稱大褂。袖口一尺八寸以上至二尺四寸,安內擺者稱道袍,即所謂“三齊帶擺道抱”,這種道袍為標準款式。
巾必混元巾,一字巾亦可,以其能露髮頂冠。
冠,一般戴偃月黃冠,多用黃楊木制,受過戒的可戴俯鬥式上刻“五嶽真形圖”的五嶽冠。一般在掛單時有也不戴,以不露其受過戒之故。
襪必高腰白布。鞋要青布雙臉,或青布圓口,或青白條相間圓口“十方鞋”,多耳麻鞋亦可。或有繡頭道士,赤腳修行。常住概不掛單。
掛單問答
凡掛單者,先到號房門口,將單行 (背夾、衣物) 放於門外一邊,衣冠整齊喊“號房老爺慈悲。或喊“迎賓老爺慈悲”,等號房應聲後,方可進內,不得徑直闖入。或略停片刻,內無應聲時,可照前再喊一聲。因號房見有掛單者亦須衣冠整齊迎見,故需有著衣冠時間。
號房衣冠整齊應聲曰:“慈悲”,這時掛單者始得進門。進門亦應講究規矩,如號房站立位置在中間靠左,則進門時靠右先進右足,進內靠右站立,反之則依左入站。先向上三禮,禮畢,曰:“頂禮號房老爺”,號房當即云:“慈悲一禮、一禮”隨即一躬到地陪禮,概不受道友之禮,以示謙虛。行完一禮,再行二禮,往往號房要擋駕,不讓再行下去,但掛單者亦要表示誠意行下去。號房堅持擋駕,即轉身對號房一揖。
有些常住,堂主要引領掛單者到大廚房參灶。到大廚房,堂主云:“朝上三禮”,畢,云:“頂禮典造老爺三禮”。典造即陪禮擋駕曰:“一禮,一禮”。堂主又云:“頂禮廚房大眾三禮”。典造亦陪禮云:“一禮一禮”。堂主則對典造云:“這是新回來大號某爺”。說畢引單客回堂,單客向典造、大眾躬揖後,隨堂主回堂。回堂後,堂主給安單養息,並囑咐堂規。單客出堂要稟告堂主,不得隨意出出進進。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