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
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
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
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嘆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這說不必不是完全不要,而是不一定之意。就是說:上品中生的行者,
對於受持讀誦大乘經典的工夫,不是完全一定的做。那麼,他做的什麼工夫?「善解義趣,」他會講經說法,而且講解得很好。「於第一義,心不驚動。」
他對第一義的道理,了解得很清楚。第一義就是我空、法空、空空,到了成佛的時候,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種第一義諦的道理,
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他對因果,信得很深,決不會毀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行此行者這句,上面那個行字,
讀作修行的ㄒㄧㄥˊ字音,下面那個行字,讀作行門的ㄏㄥˋ字音,此謂修行上品中生行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