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serendipity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佛法「錯誤知見」匯集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1
發表於 2021-3-16 09:23:02 |只看該作者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大菩提心云何。諸佛告言。譬如五十由旬圓滿月輪
《大寶積經》 菩提無相。離一切相。

佛經說,菩提心 像月輪
佛經又說,菩提心 無相

有人因此說,這是「佛經打佛經」
這種例子不少,因此許多人對佛經無堅信。他們認為佛經 經常自語矛盾

其實根本不存在「佛經打佛經」的問題
反而問題都出在 解經者自己對佛法的認識不足
---------------------------------------------------------

《大乘入楞伽經》
者 謂眼識所見名之為。耳鼻舌身意識得者。名之為聲香味觸法。如是等我說為


「相」是指,你用眼耳鼻舌身意所認知到的 色聲香味觸法
譬如肉眼看見蘋果,耳朶聽見歌聲,鼻子聞到香氣,腦袋回想昨日晚餐
蘋果,歌聲,香氣,昨日晚餐....這些都是「相」

但是見到「菩提心」並不是用肉眼看見
因此所看見的月輪,不能稱為「

佛經說「菩提心無相」,這意思是指:
菩提心 不是你用眼耳鼻舌身意 所能看見的

《大寶積經》我見彼佛 非肉眼見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2
發表於 2021-3-17 11:40:34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3-17 11:41 編輯

很多打坐有點成就的人(譬如已經練到開頂門,打通身體五臟六腑經脈)經常說:
修禪定能讓身體健康,性能力更強

一聽就知道,這些都是練「氣」的外道禪

若是練佛教禪,練出入息
一旦出入息進入中脈,其實就已經斷淫慾
生殖器不會再傳送性需求的訊號到大腦。因此不再有性慾望

很多人說淫慾很難斷。但在實修上,淫慾卻是最先被斷除的。
(前提是 你必須是修佛教禪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3
發表於 2021-3-17 12:06:33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3-17 12:11 編輯

《大方等大集經》
眼取色相。耳取聲相。鼻取香相。舌取味相。身取觸相。意取法相。是名爲


從實修上發現,眾生的神識原來都沈坐在海底輪(生殖器的位置)
因為這樣,所以一有空閒,注意力就會被吸往生殖器那邊去,一直有性慾望

出入息佛教禪 可以將沈坐在海底輪的神識往上提升,脫離海底輪
這與外道禪 將提升上來,是完全不同的
提升上來,無法斷淫慾
神識提升上來,才能斷淫慾

也因為將神識提升上來了,神識才能進入中脈。因為中脈入口在上方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4
發表於 2021-3-17 12:25:32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3-17 17:01 編輯

「阿蘭若」簡介

《金剛三昧經》迴神住空窟。降伏難調伏。解脫魔所縛。
《正法念處經》求禪定三昧正受。常獨行於出谷巖窟阿蘭若處。

《大寶積經》彼阿蘭若山窟之中。汝等當知。是我所住...
《佛説寶雨經 》云何菩薩依止巖窟。善男子。譬如師子依據山窟。菩薩如是常能安住智慧巖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昔諸如來因地時。住阿蘭若離塵處
伏斷煩惱所知障。超過三界證菩提
過去菩薩修行願。以阿蘭若爲舍宅 


佛經對阿蘭若的陳述 說這是一個「巖窟」
阿蘭若山窟 不是存在於世間。而是你進入中脈後 所看見的一個洞窟

離眼耳鼻舌身意後,神識即轉住阿蘭若山窟。以此為舍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5
發表於 2021-3-17 21:54:12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3-19 12:58 編輯

【精神集中,專注一處】

打坐過的人 應該都有這個經驗:
眼睛閉起來打坐時,剛開始 視線總可以清晰地專注在前。
但沒幾分鐘,這個視線就模糊掉了。
沒辦法繼續保持清晰的視線、沒辦法繼續專注於前.

練習「精神集中 專注一處」就是要練到:視線清晰 專注在前。不轉移

(不是肉眼的視線,所以不要練錯)

大部份人練數息/觀息,以出入息做為繫念的對象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6
發表於 2021-3-19 12:57:50 |只看該作者
一說到「苦」,很多人就一定要談「心」
熟不知,斷苦 必須從「」下手。而非「心」
因為不管是身病 心病 都是由此身所引起。

《大方廣佛華嚴經》
一切眾生因四大種和合爲。從四大身 能生四病。所謂身病 心病 客病 及倶有病。
言身病者。風黄痰熱而爲其主。
心病者。顛狂心亂而爲其主。
言客病者。刀杖所傷。動作過勞。以爲其主。
倶有病者。飢渇寒熱。苦樂憂喜而爲其主。
其餘品類。展轉相因。能令眾生受身心苦

《法句經》意猗貪身。生無端。慧以見苦。是故棄身

智慧者看見苦的源頭 在
因為此身 而導致心苦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7
發表於 2021-3-19 13:07:19 |只看該作者
《賢劫經 》觀其善惡禍福所由 皆因貪身
《法句經》意猗貪身。生無端。慧以見苦。是故棄身


把生殖器割掉,不叫做斷淫
自殺結束生命,不叫做斷苦

佛經所說的「棄身.斷苦」不是指:損壞肉體 冀求解脫
因為自殺死後,仍會以另一個身體繼續存在。你並未真的甩開這個身體

佛經所說的「棄身」是必須透過禪定修行 切斷與眼耳鼻舌身意 生生世世所打的死結
打開這個死結,以後才不會繼續輪迴不同的身體

-------------------------------------------------------------

打死結。這叫做「貪身」
就是很愛,才會與打死結

對身體的愛 是下意識的愛。是一種不自覺的愛
你無法經由淺表思想去切斷這種愛。不像戒煙 可以由淺表思想控制
所以企圖藉由淺表思想解除貪欲,根本是緣木求魚 無濟於事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8
發表於 2021-3-19 17:11:00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3-19 17:28 編輯

斷苦 必須從「身」下手,而非從「心」。
很多人 一直被誤導說要從「心」下手,根本是 以盲導盲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
菩薩欲求一切智者。當從四大造色中求
所以者何。計身則礙 而受四生。不計身者離愛欲

《楞嚴經》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除。


佛經處處說,斷愛欲 求智慧,都必須從「」下手。而不是從「心」下手
若能棄身 不計身,便能永離愛欲 貪欲

一天到晚 談「心」,根本是挑錯對象、不知問題所在
勸人行善 才需要談「心」。修解脫道 則必須談「身」(滅從除)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9
發表於 2021-3-20 09:31:58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3-20 09:35 編輯

何謂:斷苦 必須從「身」下手?........(滅從除)
意思就是指,若想斷苦 則必須先想辦法除掉這個身體

四念處就是根據「滅從除」的原理 在修行,所以「身念處」擺第一位
意思就是要你先除掉身體(遠離眼耳鼻舌身意)

《大方等大集經》
眾生常爲四大毒蛇所病。
菩薩見已 修身念處。為令眾生遠離如是四大毒病


若不先除掉身體,你將無法繼續修【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很多人不懂,以為自己已經在修「心念處」?.....根本都是滿腦妄想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90
發表於 2021-3-23 09:19:45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3-23 09:47 編輯

《雜阿含經 334》緣眼.色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耳鼻舌身意 亦如是説。
《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根.境相緣 便成貪著


眾生都是 攀緣眼耳鼻舌身意
佛經說,眼耳鼻舌身意  即生不正思惟 (貪著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諸佛之心都無所住。所以者何。善現。
如來之心不住色。不住受想行識...
如來之心不住眼處不住耳鼻舌身意處。


眼耳鼻舌身意,叫做 心有所住。
眼耳鼻舌身意,叫做 心無所住

解脫道 不講善.惡。只講究心有所住心無所住
心有所住 而生其心,即是不正思惟
心無所住 而生其心,才是 正思惟

必須以正思惟修「心念處」。
因此若未圓滿「身念處」眼耳鼻舌身意,則無法修「心念處」
------------------------------------------------------------------------------
.
很多大師常將佛教解脫道善道 在修。行善 做好事 有好念頭...
他們以為有好念頭就是在修「心念處」???

解脫道 而言,凡是心有所住 而生其心,都是屬於不正思惟
人們無法透過行善/有好念頭 而解脫生死。
佛教也勸人行善,主要是讓人免墮惡道。而非解脫生死。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八 (4)》
大天王雖行善法。未得漏盡 出世間。未得度 未得斷欲。未得破二十億結。
六十二見未除。三垢未淨。未得神通。未得解脫真道。不得涅槃。大天所行善法。不過生梵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7 16: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