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4-1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3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那麼第二會呢,在普光明殿所講的,也是普賢菩薩說佛的正報因果,有三品經。所以本經裡面講佛的依正莊嚴,
一共是有十四卷,總共是有十四卷經。這一部分呢,一般初學的人不大容易看,看了這些,看不出門道,看得枯燥無味,
就好比什麼呢?帶你到故宮博物院去看商周的銅器,看了,這有什麼好看呢?破銅爛鐵,給我我都不要。
你不曉得那是無價之寶啊!帶你看明清的玉器,啊,你喜歡得不得了,非常地可愛;看商周的破銅爛鐵,
如果給你的時候,你喜歡那一種?一定喜歡明清的玉器,所以你就不識貨啊。所以華嚴依正莊嚴,你不識貨啊。
正因為不識,後面詳細給你講解,給你介紹,叫你認識這些寶藏。
那麼二會的後半部,是文殊菩薩說十信,十信位,講發心,講初發心,一共有三品,所以二會是六品經四卷經文,
四卷經文有六品經。所以讀華嚴經,初讀華嚴,從十信位看起,那就很有趣味了,講理論,你能夠看得下去。
看前面這個十幾面,依正莊嚴,你會看得很枯燥無味;但是內行的人看前面,很有味道,為什麼?他懂,他懂得。
三會在忉利天,佛在忉利天講的,法會菩薩,實際上菩薩都代表佛,佛不說法,菩薩說法;佛代表法身本體,
法身本體沒有言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不說法,他表這個意思。菩薩是在因地,他可以說法,所以他是可思可議,
可以說;他代表用,從體起用,用裡面有言說,體裡頭沒有言說。所以佛代表本體,菩薩代表從體起用。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