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儒家講誠意、正心,誠意正心跟佛門裡面講的菩提心,沒有兩樣。菩提心裡頭直心,就是儒家講的誠意,這個是菩提心的本體,
真心的本體。他起作用就是正心,儒家講一個,起作用正大光明。而佛法把他分開來,佛法講心起作用,一個是自受用,
對自己的作用,一個是對別人的用處。怎麼對自己?怎麼對別人?對自己叫深心,深心就是清淨心,自受用要清淨,
對待別人要慈悲。所以佛法這菩提心講三個,直心、深心、大悲心。儒家講兩個,誠意、正心;他是把自受用的深心,他受用的慈悲心,合而為一,叫正心。
孔子跟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面,也沒有交談過,也沒有商量過,真是古人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所以佛法一傳到中國來,
就被中國人很樂意地接受了,為什麼呢?與我們中國文化根本的概念上完全相同,接受過來,的確可以能夠相輔相成。
儒家講東西,講原則、講綱領,佛法有原則有綱領,而且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學了佛之後,再去看看儒家,看看道家,
那真是很容易理解,一點困難都沒有。古代,這也是外國沒有的,一個政治家,一個國家的領袖,他有三個責任。
所以地方上官史,縣市長叫父母官,絕對不是國民公僕,而是父母官;意思就說愛護老百姓,要像父母愛護兒女一樣,這個意義好,實實在在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