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7-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譬如對作惡的人,如果對那些惡事,常常要責備,往往起反效果。我做的好事,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稱讚,我做的惡事,
好,人家都罵我;不在乎,他罵我,我做得更惡一點。有什麼法子,沒有辦法的事情,反而鼓勵幫助他去做惡了。
如果我們對做惡都能夠原諒他,絕對不去說他,看他有一點點小善就讚嘆他,時間久了,他慚愧心生起來了;
你看我做惡,他們都不說話,我一點點小善,他們都讚揚,到以後就不好意思做惡了,自自然然他就改過遷善了,
這個就是音樂教學的功德、效果,也是古人教給我們,隱惡揚善。但是讚嘆要讚到恰如其度數,不能超過。他有一分善,
你就讚嘆一分,有兩分善,讚嘆兩分,這個是對的。
禮有節度,樂也有節奏,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就是恰到好處才能夠收到效果。如果超越了,超越了又起了副作用了,
他變成自以為是了,貢高我慢的心就生起來了,所以不能夠超過,凡是有善事都應當讚嘆。你看近代弘一大師,
他老人家禮樂這個兩條;也很難得他把普賢菩薩行,就這一卷經當作他自己的日課,他每一天課誦就是念十大願王,
就是念我們現在研究這部經,是他的課誦本。他對於禮樂,不但他重視,而且他真做到了,我們曉得他持戒很嚴,
這是守禮。他懂音樂,而且他音樂造詣相當之高,他送別的那個曲子,一般在音樂界裡認為近百年來,東西方只有兩支好的曲子,
一個是魂斷藍橋,西方的;一個就是送別,這是中國的,世界名曲,那是他作的,實實在在是很難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