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7-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所以諸位要真正發心,講經說法是讚嘆,讚嘆佛法,這是屬於讚嘆;將來在果報上,就是得三十二相的廣長舌相,微妙舌根。
各,經文裡頭各,是指每一個人;像我們現在在講堂裡面,每一個同學,每一個人都要學的。都能夠以這個出,
就是超出,過是越過,這個意思就說,比辯才天女微妙舌根還要殊勝,還要超過。
辯才天女是佛在經上說的,她的辯才幾乎跟如來差不多了,所以佛對她非常地讚嘆。普賢菩薩在此地就引用她來作一個例子,
我們不但要像她,而且還要超過她,自己一定要發這個願。舌根就是妙有之舌根,微細妙好,即一即多,舌之體是一,舌之用,
功用,無量無邊。一個舌頭,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講那麼多的經典,所以一是體,用是多,即一即多,這是從俗諦上說。
如果從真諦上講,那就是非一非多。亦一亦多,盡虛空遍法界無非是一個微妙舌根,這個是從真諦上說,從性具上講,
那麼這些通通與一念三千的理論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懂得一念三千的道理,經上這許多境界,你才能夠體會得到,才不致於懷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