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纏腰帶】
◎ 自性是一切知能感官的源頭,是「母」,是「本」。情欲則是從自性生發出來的萬物,是「子」,是「末」。這些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如果「發而皆中節」,時時處處都能向著圓心、回歸原點,就像孔子所說的「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也如六祖惠能所說「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必定是個「無終食之間違仁」的君子了。
◎ 如果忘了本,而追逐六根情欲的枝葉末流,一如孟子所說的「有放心而不知求」,六個城門大開,那就有可能「內神」通「外鬼」眼耳鼻舌身意向外攀援,恐怕很難收束得回來!豈不聞「心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呀!久而久之,就「隨心所欲」,走向地獄之門了。
◎ 有一個修道人,跟隨師父修行多年,師父要他自己去一個人至陌生的地方好好修練。 這個修道人來到一個小鎮的邊郊,搭起草房,專心參禪打坐,一日三餐靠著出外化緣,每天洗過澡,就把濕衣服和纏腰帶掛在草房邊樹上晾乾。修道人有一天發現他平日用來纏腰帶的那塊布,竟被老鼠咬了幾個破洞,於是乎,他出去化緣,想化一塊纏腰布。結果村子裡有人告訴他,與其跟別人要,何不去養隻貓,別人不可能每次都給你一塊布吧!
◎ 修道人想想有理,結果抱了隻貓回家養。後來幾天相安無事,可是這纏腰帶雖然保住了,麻煩事卻來了,這貓每天都得喝一碗牛奶,他每天去化緣自己吃的之外,還得要幫貓化緣牛奶。於是乎,村子的人給他一頭母牛,並跟他說,自己去養頭牛好了,沒有人會天天給你牛奶的。於是乎,修道人養起牛來了,這樣有牛奶了,貓就不會餓了。可是為了養牛,修道人又得每天跑市集去化緣牧草,結果村子的人又跟他說,沒有人會天天給你牧草啊!你的草房旁邊有那麼多荒地,為什麼你不自己耕作,種些稻子跟牧草呢?結果他老兄就這樣,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一天天忙著田裡的稻子、牧草,越耕越多,收成的稻子跟牧草多到可以賣。
◎ 這時村子的人又跟他說,你忙不過來,為何不娶個老婆來幫你?他想想也對,於是就娶了一房妻子,同時雇了幾個工人。就這樣數年下來,修道人變得非常富有,妻子兒女工人一大家子七八個人,過著別人羡慕的幸福日子。
◎ 時光易逝,十年過去了,修道人的師父想說該去看看徒弟的修行。到了小鎮,找了好久,沒找到當時的草房,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住在草房的那個修道人,已變成大戶人家的員外了。進到客廳,師父看到他的徒弟正忙著算帳呢!他叫了聲:「徒兒啊!你這是怎麼回事呢?」修道人一見到師父,羞愧的撲倒在師父腳跟前,激動地哭著說:「師父啊!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全都是那條纏腰帶惹的禍啊!」
◎ 情欲的開口就像瓶子漏水的裂縫,必須及時將它補好塞住,以後所有積功行善才是「無漏功德」,否則,到最後只是「竹藍打水一場空」! 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纏腰帶,惟有淡泊寡欲,才能歸真返樸。心隨境轉、心隨相生,根本不是修行!要為成功找方法,莫為失敗找藉口啊!
來源:道法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