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如果當時要有人肯用他,他做官去了,他就不教學了;因為周遊列國沒有人敢用他,認為孔老夫子智慧太高了,
學生裡頭能幹的人太多,恐怕用他,他一發起個政變,政權馬上就被他搶去了,所以沒人敢用他,這是真的,一點不假。
但是孔老夫子是個很講道德的人,絕對不會搞政變,不過在當時一些人對他不放心,因為他確實有這個能力,他有這些幹部,
那麼這一生從事於教學。菩薩決定沒有政治野心,純粹是從事於教化眾生的工作,所以教學就是菩薩事業。那麼寺院講到這個地方我要告訴諸位,
這個寺現在我們佛教道場稱之為寺,寺就是教育機構,寺不是廟,今天把寺跟廟連起來稱,寺就是廟,廟就是寺,真正糟糕了,把佛法糟蹋盡了。
這個名稱的起源是佛教到中國來,是中國的漢朝,漢明帝,等於是派特使在西域迎請過來的。那麼到中國來由政府招待他,
接待這些外國的法師,那個時候負責接待的是鴻臚寺,鴻臚寺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專門管外交的。所以中國過去政治制度,
君權跟相權也相當地清楚;宰相他不管外交,他只管內政,所以宰相底下一級單位機構的名稱叫部,在漢朝時候六部,部長稱尚書,
次長稱侍郎,侍郎等於現在的政務次長,部長是尚書,帝王的皇室君權,皇帝底下也有一級辦事的機構,它的名稱稱寺,
所以皇帝底下有九寺,寺的長官叫卿,公卿。所以當時辦外交的是直屬於皇帝的,就是皇帝底下專門管外交的叫鴻臚寺,
鴻臚寺卿就是現在的外交部長。但是它不歸相,現在歸行政院、歸宰相,那個時候不歸首相,是歸皇帝,所以是由國家來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