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餅乾有什麼故事?宮保雞丁的由來是什麼?日本皇室為何沒有姓氏?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1-10 15:53: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餅乾有什麼故事?宮保雞丁的由來是什麼?日本皇室為何沒有姓氏?

2020/11/10 來源:微知科普
「餅乾」竟是個地名

19世紀50年代的一天,一艘英國帆船在地中海的比斯開(Biscuit)灣沉沒,倖存的人被困在荒島上,孤立無援。有人突然想到了沉船上裝載的麵粉、砂糖和奶油,可是這些東西全被海水泡了。這時,有一個聰明的船員靈機一動,他把海水泡過的麵粉、砂糖和奶油混合在一起,然後用手將它們輕輕地捏拍成一個個薄薄的小餅,貼在太陽烤熱的礁石上,烤熟了之後,竟然香脆美味。




這些船員吃了一個月的這種小餅,最後終於得救了。後來,這些船員開始用這種小點心來招待客人。為了紀念這次經歷,就把這種小餅命名為「餅乾」(Biscuit)。

「宮保雞丁」的由來

現在許多中餐館的菜單上,都有一個菜名叫「宮爆雞丁」,不少人認為這和它的烹製方法是爆炒有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這道菜的真名原來是「宮保雞丁」。這還得從這道菜的來歷說起。


這道菜的發明者叫丁寶楨,光緒年間曾任四川總督,他對烹飪頗有研究。在擔任四川總督時,他發明了一道將雞丁、紅辣椒和花生米下鍋爆炒的菜餚,並且流傳開來,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而這「宮保」正是丁寶楨的「榮譽官銜」―他為官剛正不阿,治蜀十年頗有建樹,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死在任上。



清廷為表彰其功績,追贈「太子太保」的官銜。這就是他發明的這道菜被命名為「宮保雞丁」的原因。

為什麼日本皇室男性名字中有一個「仁」字

日本皇室成員沒有姓氏。幾個世紀以來,皇室成員的名字有一個特點,即男性帶「仁」字,女性帶「子」字。例如,明治天皇名睦仁,大正天皇名嘉仁,昭和天皇名裕仁等。歷史上只有少數例外。至第122代,明治天皇還用《皇子女降誕諸式》來對這個習慣做出明文規定。


「仁」是儒學的核心價值,更是儒家認為君主治國的最重要的品性。這其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儒家思想對日本的深遠影響。因此,日本皇室成員起名字,通常會參考中國或日本的古典著作。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11:4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