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0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為學與人生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1-12 22:32: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為學與人生

  荀子嘗云:「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實在饒有深意。人的一生無論處世或做學問,都應窮盡其道理,探究其疑難。如此,思想與人格才能不斷地向上開拓,以臻圓滿之境。為學與人生,有以下四點:

  第一、治學不厭才是智者:蘇軾以為「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因此勤於讀書,使學問達到既專且博的境地。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之智者為學,總能窮日苦讀而不厭,如孔子勤讀《易經》,以致「韋編三絕」;鄭板橋「每讀一書必千百遍」。凡治學者應該熟讀精思,學必求成,久久自有見處。

  第二、誨人不倦才是仁者:「教不倦」是孔子的治學態度,由於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門下弟子,有才者比比皆是。佛陀更是偉大的教育家,他不因眾生頑強而捨棄,反而以無量法門,化導眾生,如面對提婆達多的迫害、指鬘外道的兇殘、善覺王的侮慢,都是慈悲攝受、耐心說法,使之放下成見,改心換性。足見一位有德的仁者,始終秉持誨而不倦的教育理念。

  第三、做事不苦才是勤者:做事肯勤勞精進,即使事情繁重,也不以為累,進而甘之如飴,才能心生歡喜。過去祖師大德能受人敬重,都是因為他們以不苦之心在做事,如駝標比丘勤於為掛單的人提燈照路,三十年送往迎來,他的手指已能自行發光,隨時得以照亮客僧前行的路。又如道元禪師曬香菇、雪峰禪師擔水、雲門禪師挑柴……。做事能夠不苦,才能持久,才是勤者。

  第四、受屈不訴才是能者:一個能者,凡事要能沉得住氣;遇委屈不平時,不叫苦、不喊累、不怕難,勇於承擔,人生才有希望和光明。在禪門,受得了黃檗棒、臨濟喝者,方可成大器。如雲門禪師一再被睦州道蹤禪師拒於門外,甚至腳被夾傷,仍然跟隨道蹤禪師學習,最後終於能繼承衣缽,成立雲門宗。因此,受屈而不訴,受得起、耐得住,就能增加內在的力量。

  大凡智者、仁者、勤者、能者,始終執守治學不厭,誨人不倦,做事不苦,受屈不訴的態度來為學處世。身處物質富饒、資訊爆炸、道德薄弱的現代,我們能否引以為鑑?

  第一、治學不厭才是智者。

  第二、誨人不倦才是仁者。

  第三、做事不苦才是勤者。

  第四、受屈不訴才是能者。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18: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