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知識——道教茅山宗!
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它的實際開創者是陶弘景。南齊永明十年(492),陶弘景歸隱茅山,自號"華陽隱居"。他繼承楊羲、許謐所傳上清經,悉心搜求散失的楊、許手書上清經訣真跡,編纂了專門記述上清派早期教義、方術及歷史的《真誥》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二百餘卷道經,弘揚上清經法。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上清派的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實際上,當時茅山已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後來上清派即被稱為"茅山宗"。
茅山道士在道內稱上清弟子,或三洞弟子,以出家居道觀修煉為主,並注重文化和宗教道德修養。鑽研道經,遵守法戒,施行齋醮多依古法。茅山宗有比較系統的教理和規範化的宗教儀軌。不少道士長於撰述,直到宋元時期。還有杜道堅、張雨以玄理詩文名世。
在中國道教史上。茅山宗有著重要地位,它不僅在隋唐時期成為道教的主流,而且對道教理論和修煉方術也有較大貢獻,組織制度也較健全。因而它在諸符籙派合併為正一道之前,能與龍虎宗、閣皂宗鼎立為符籙三宗之一,合併以後,又能以小宗單獨承傳直至近代。
【紫宸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