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8-11
- 最後登錄
- 2025-4-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02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162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主殿結構修繕 新北「金包里慈護宮」臨時紅壇啟用
民眾網 2020/11/20 16:39
【記者葉柏成新北報導】為進行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提供信眾更舒適安全參拜空間,創於清嘉14年建成已逾二百餘年,為北海岸地區媽祖信仰中心的新北市歷史建築「金包里慈護宮」,今〈20〉日舉行臨時紅壇啟用出火安座大典。
文化局長龔雅雯表示,金包里慈護宮位於新北市金山區,俗稱「金包里媽祖廟」,為北海岸地區媽祖信仰中心,於清嘉慶年間,漁民在野柳海岸海蝕岩洞發現一尊約8吋金面小型媽祖神像,地方百姓捐錢建廟,並塑造一尊媽祖做為紀念,將原先漂流而來的媽祖神像放於大尊神像腹內,當地稱為「開基二媽」。
她說,慈護宮內仍保有同治十二年(1873)到昭和年間歷次修繕的樑柱、對聯、題刻與牌匾等構件,而廟宇正殿、三川殿亦於108年登錄新北市歷史建築。最特別的是,200多年來,金包里信徒承襲先民留下的習俗,每年農曆4月舉行「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這項具傳統文化意義的祭典活動也於107年登錄為新北市民俗,並認定財團法人新北市金包里慈護宮為民俗保存者,故而慈護宮同時具備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雙重身份。
民政局長柯慶忠表示,財團法人新北市金包里慈護宮為本市登記在案之財團法人寺廟,一直以來配合市府各項政策,如青春山海線,率先完成中英雙語的籤詩,讓國際觀光客能入境隨俗了解臺灣宗教,與市府共同辦理北海岸傳奇媽祖文化祭,每年皆有上萬人參與。
他指出,慈護宮建成已逾二百餘年,由於主殿結構遭白蟻蛀蝕,而亟待修繕,故委託專業文資學者李乾朗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擬訂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同時在文化局協助指導下,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於108年完成審查作業。
此次為利後續進行歷史建築修復工程,廟方特別搭設臨時紅壇,將慈護宮內眾神明、文物、辦公區移至臨時紅壇內。安座儀式是慈護宮百餘年來少見盛事,故文化局與慈護宮合作,並持續在文資修復上,提供廟方輔導諮詢,協助審查相關設計書圖,共同為推廣文資保存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