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所以小乘阿羅漢有一種定性羅漢,那就沒有法子了,佛對他幫不上忙,因為他很固執,他是定在偏真涅槃裡面,他住在定中,
他不出定、不起定,佛菩薩幫不上忙。如果說不定性的阿羅漢那就行了,佛菩薩可以給他做增上緣,幫助他迴小向大。
我們學佛也是如此,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不斷地求進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境界,要提昇;得功夫成片了,目標就要向事一心,
得到事一心了,目標馬上要轉到理一心,決定不可以得少為足,就滿意了,就知足了,這個對自己是很大的限制。
對於世間法五欲六塵的享受應當是得少為足,我們不要追求,不要貪求,我們心就安了。心不安實在講就是貪欲太多,他心不安,
沒有得到的想得到,天天去動腦筋如何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患得患失永遠心不平靜,永遠不安,能夠得少為足就知足常樂,
心怎麼會不安。心安身就安了,身心安穩這是我們辦道基本的條件。
那麼再看底下,「若約能轉,即展轉傳授義。」前面的意思都是講所轉,如果從能轉上來說,這就是傳授的意思,轉法輪就是傳授的意思,
代代相傳有這個意思。「謂過去佛傳至現未佛也。」過去佛傳給現在佛,現在佛傳給未來佛,代代相傳。「能所合說,名轉法輪。」
這是把轉法輪這個意思說出來了,所以有對自己,有對於別人,對別人就是傳授,就是將佛法傳授給別人,這是對人,
對自己這裡面許許多意思都是幫助自己進修。那麼「謂勸請,小乘自度,但懺而已。菩薩愍他,故須勸請。請佛普雨,自他俱沾也。」
這就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請轉法輪,請轉法輪是自利利他。佛在世的時候當然是以佛為主,佛不在世以後,後面有說三乘乃至於世間一般的善知識,我們遇到了有這個因緣,應當要請他說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