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你由此可知佛門教學比儒家還要重視音樂,應當在經講到後面偈頌的時候,大家都來唱,就不是講了,都是來唱,
一面唱一面講著,這的確是很好的教學方式,非常之理想。那麼重頌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講經跟學校上課不一樣,
學校上課學生是固定的,到時候都得要來了;那麼講經畢竟不同學校,所以聽眾有先來後到的,有講了一半他才來的,
一半來的前面沒有聽到,那怎麼辨呢?後面偈頌重複再略說一說,所以後來的人,前面重要、精要的意思,他也能聽到,
便利於後來的,顧及他們。所以講經的方法確實是為聽眾設想得很多,因此往往長行文後面都有偈頌;如果長行文很重要的話,
立刻後頭就有偈頌,這是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的許多不同種的體裁,要曉得它的用意之所在。
那麼在本經偈頌裡面,這偈頌相當之長,重頌前面十願只頌到第七願,第八就迴向了,所以此地沒有明說迴向,
偈子當中很明白地把它都歸納在迴向裡面。所以我們曉得這十願前七是願,後三是迴向,那麼後三,末後一條普皆迴向,
那個沒有話說,那個意思太明顯了,所以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是迴向當中的別義,這兩條也是非常重要的。註解裡面也說得很明白,
「即是所修二利之行體」,完全講修行、行門,行門之體就是這兩條,常隨佛學、恆順眾生,你們把這兩句多念幾遍,看看能不能體會到裡頭意思。
我們今天道業不能成就,第一個不肯隨佛學,跟佛所學的背道而馳。第二個絕對不肯恆順眾生,順自己就好了,不肯隨順別人,所以完全相違背。
你要想道業成就,不能隨順自己,要隨順眾生,隨順眾生是真修行。隨順眾生裡頭學什麼呢?學佛,佛不離開眾生,菩薩不離開眾生;離開一切眾生,菩薩道不能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