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0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世間生活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1-30 13:30: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世間生活

  人在世間生存,都離不開生活;即使信仰宗教,也需要生活。因此,古代禪師大德們所謂的修行,不外乎「吃飯去」、「喝茶去」、「飢時吃飯,睏來眠」、「我要去小便」;二六時中,哪裡能離得了世間?所以,不管是不是宗教徒,都應該懂得正確的過世間的生活。以下有四點意見,提供給大家參考:

  第一、要有人間進取的精神:一般人對信仰宗教者最為垢病的,就是太過冷淡,所謂「三冬無暖氣,枯木倚寒蟬」,以為這樣才是真修行。事實上,一個人有了宗教的信仰,更要有積極的力量,為人間去進取。黃檗禪師大喝「斬斷你的雙腿」,破除小乘的自了精神;道元禪師的「此時不曬,更待何時?」表現了把握當下的積極性。因此,修行不是畏頭畏尾,不是踟躕不前,如此才能發揮犧牲奉獻、義無反顧、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

  第二、要有樂觀喜悅的說理:一個宗教徒和人家講話,不一定開口閉口就是「看破世間」、「冤親債主」、「趕快生天」、「往生淨土」的言論,鎮日「無常苦空」,只是照本宣科,不是真正體會緣起的真理。真正懂得信仰真諦的人,說話,要帶給人信心,帶給人希望,把法喜安樂讓對方共同分享,那才是樂觀喜悅的說理。

  第三、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一個宗教徒,不能天天想別人給我供養、給我厚待。我們穿衣吃飯,都是仰賴社會大眾的護持,自己本身當然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我種農田、我植山林、我興水利、我造橋鋪路、我生產、我培育人才、我教化度眾……;我能有很多資生利眾的事業,我能恆順眾生的需求,我對這個社會人間才有貢獻。

  第四、要有悲智願行的性格:中國大乘佛教,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是代表大悲的性格;山西五台山文殊師利菩薩,是大智性格的表徵;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是大願性格的實踐;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是大行性格的典範。所以我們做為一個宗教徒,可以學習這四大菩薩悲智願行的性格,將我們的信仰落實在人間。所謂「人成即佛成」,人間的責任道業完成,還怕將來不成佛嗎?

  每個人在世間生活,無不希望現在與未來都能無憂無怖;不管是像「熱,到熱的地方去;冷,到冷的地方」的快活烈漢,或者像「山高水長,柳綠花紅;日照則溫,風吹則涼」的溫厚仁者,能實踐以上這四種精神,則世間的生活才能真正到達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宗教徒應過的世間生活,有四點:

  第一、要有人間進取的精神。

  第二、要有樂觀喜悅的說理。

  第三、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

  第四、要有悲智願行的性格。

(星雲法語)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4 13: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