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諸位要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說得很清楚,布施裡頭有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仔細去一觀察,
十波羅密、六波羅密,可以統統歸納在布施波羅密裡面。所以你要問佛法修什麼?修布施而已,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肯捨。
佛為什麼要重視放下,重視捨呢?因為你要曉得你能夠捨才與你的法性相應,與你的心性相應。因為你心性清淨,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
這是心性的實相,本來無一物;你要有一樣東西不肯捨,你的真性裡面就有染污。你為什麼不能成佛?為什麼不能開智慧?
為什麼不能得清淨心?你放不下嘛!你那些垃圾,那些垃圾,你不肯捨掉那有什麼法子。佛之所以成佛跟我們沒有兩樣,
就他把這些垃圾統統倒乾淨了,一點也不存了,他恢復了明淨;我們這些拉拉雜雜東西一樣都捨不得丟掉。所以沒有法子,所以菩薩道裡頭修行就是一個布施。
那麼在此地舉出一個例子,舉出以身命布施,這個是最難捨的了,難捨能捨;一但舉這個例子說明難捨能捨,同時更顯示出來重法,
要把佛法修法看重於我們自己的身命,這是佛菩薩的見解。我們凡夫是把身命看得最重,到緊要關頭還是這個重要,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不能捨啊!其實講到最高的境界,法也要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但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法重要,生命不重要;
等到我們境界再向上提昇了,清淨心重要,法不重要,因為清淨心能生萬法。有了一法,清淨心就不生萬法了,那個麻煩大了,所以法也不能夠執著。
我們且看這一段,這一段講布施,註解裡面也說三種布施,「布施有三,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今是財施」,這是經文舉的是財施,「財施有二,
一內財,二外財」,這屬於內財,「內財捨身命,外財捨寶物」。換一句話說外財捨你所有的,我所有的,這屬於外財,我所有的財物,我所有的房屋,
我所有的土地,這都屬於外財,就是身外之物,是屬於我所有的,這個捨容易。頭目腦髓這是內財,這是要命的,這個捨難,這個捨不容易。所以剛剛修學的時候,修布施的時候,先從外財捨起,先從容易捨的捨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