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自先以曠蕩虛心,物我無二」,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要能夠容忍,要能夠容物,要能夠像諸佛如來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沒有一樣容不下的。「自覺真性,凡聖不差」,佛能容,菩薩能容,為什麼我不能容?「上合十方如來,
下同六道含識」,是一不是二。上合十方如來就是前面一科所講常隨佛學,下同六道含識就是這一科所講的恆順眾生。
在楞嚴經上我們也念到觀世音菩薩自己說,他講他的成就的時候,他說上合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此理,也就是我們前一科的意思,常隨佛學的意思。
他又說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就是恆順眾生的意思。你看看那一個菩薩,那一個佛,他修成的時候捨棄了眾生?
他沒有修恆順眾生,換一句話他就成就不了。那麼說到這個地方,我就提醒諸位同修,這是華嚴經上說的,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成佛。
你要修成一個聲聞、緣覺,修成一個天人,修成一個權教菩薩,行!不修這個法門,行。你要想修成法身大士,要修成無上菩提,
你不修普賢行就不行,沒有法子,任何一個菩薩成無上道一定修普賢行。那麼這十大願王是普賢行的綱領,十大綱領,把握到綱領,
行就有了方向了,就有了目標了,修行才能夠得力,所以非常非常地重要。在此地我們特別要強調恆順眾生,我們修這麼多年,學這麼多年,
一點成就都沒有,毛病就生在不肯恆順眾生,所以不管怎麼苦修,一事無成。縱然你學到一點皮毛之見,我們拿這個經仔細看看我們所造的業都是三惡道的業報,非常地可怕。好,我們下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