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我敬佛,敬佛不見得會敬眾生;敬眾生沒有不敬佛,這是一定的道理。對眾生小小的善都能稱讚,那對佛更沒有話說,
所以讚佛不一定能讚眾生。供養也是如此,供養佛,他不肯布施眾生;能布施眾生必定能供養佛,所以我們要想十大願王修到究竟圓滿,
是以眾生為第一個對象。所以此地把眾生當作樹根,樹王比佛菩提,花比作菩薩果位,果比作如來果位,菩提就是自己的菩提心。
我們要想成菩薩、成佛,我們要從什麼地方修呢?要從根本上去澆水,水就是大慈大悲,根就是一切眾生,以清淨慈悲恆順眾生,這才能成就。
那麼說得最詳細的就是大疏,這個本子在一般註解裡面叫大疏,就是普賢行願品大疏,幾乎每一家的註解都離不開這個根本,
所引用的慈舟大師跟諦閑法師裡面許多引用的都在這個本子上,再看下面經文。「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這也是一個假設,一個問答,問的意思是為什麼利益眾生就能夠成佛,小註裡頭有幾句話很重要。
「意云」,意就是意思,「夫欲智慧圓滿成就者」,實在講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天天在祈求的,希望我們智慧圓滿成就,智慧圓滿成就是成佛;
我們講智慧成就是菩薩的地位,圓滿成就是成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