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翻過來在五十八面,它第二個解釋觀心釋,觀心釋有兩個意思,「一攀緣妄想即是眾生。妄即不覺,覺即無妄。
無妄合於本覺,名為成佛。二思惟觀察法義。此心念念生起亦是眾生。必因此心念念推察,方見正理。成智方證菩提,
故云爾也。」那麼這是觀心解釋的第二個意思,思惟觀察法義。所以離開眾生、離開境緣,沒有辦法修,修什麼呢?
前面慈舟法師講得很清楚,念佛要給誰念呢?跟澆水一樣,念佛要向樹根念,這話我們聽不懂,念佛怎麼要向樹根念?
樹根就是一切眾生,就是你要隨順眾生念,眾生對你好,阿彌陀佛,不起歡喜心,保持心平靜;眾生對你不好,阿彌陀佛,
你也不要結怨,絕對是以一個清淨、平等、慈悲心對待一切怨親債主,這就叫對樹根念,就是這麼個意思。
沒有這些境緣修什麼呢?沒得好修了嘛!修行人不懂這個道理,功夫怎麼會得力?功夫不得力,境界轉不過來。
再看下面經文,「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這個善男子是普賢菩薩叫著善財童子,凡是叫著他的名字給他說話的,這一段話就特別重要,所以特別叫著他,提醒他的注意。
你對於上面所講的意義,你應該要如是解啊!你要理解、要明白。人人都是善財,所以善財不是某一個人的專號,凡是修普賢行的人都叫做善財,
善就是多善根,財就是多福德,能夠發心修普賢行願,這個人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那多因緣當然在其中。你遇到這個法門能夠修,能夠理解,
能夠依教奉行,這是因緣哪!善根、福德、因緣,三者都具足,只要這三者具足一生沒有不成就,所以我們應當要依教修行,應當要直下承當。
平等心就是兼自他不二,利益眾生自己才能成佛。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