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走進玉蟾台道觀!
玉蟾台道觀(劉海廟)位於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城西2公里處的曲抱村。這裡古稱刮牛台,相傳道祖老子騎青牛西行,在此地用軒轅劍刮洗青牛身上的污垢,故而得名。後來,劉海蟾祖師又在此地修道,因此更名玉蟾台。又說是因為此地有肚白如玉的金蟾被劉海蟾祖師點化,常常從嘴裡吐出金錢,造福人間,所以附近的村民稱之為玉蟾台。也正因為如此,劉海蟾祖師被奉為福澤鄉里的活財神。相傳玉蟾台始建於唐朝,昔日玉蟾台道觀古木參天,竹林蔽日,風景秀麗,靜穆幽雅,一直被歷代文人墨客所稱道。
中共建國初,玉蟾台道觀仍保留有山門,鐘鼓樓,老君殿和東西廂房等建築。文革期間竹林巨樹慘遭砍伐,廟宇房舍大多毀棄,只留下了今日的一小塊勝跡。2006年匡崇然道長率領道眾不畏艱辛,歷經數載,恢復重建了玉蟾台道觀,並於2008年登記為道教活動場所。
[明]吳偉《畫劉海蟾》
劉海,又名劉操,字宗成、昭遠,號海蟾子,乃全真北五祖之一。五代燕山人(今北京西南宛平)。《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49中記載他於五代燕國為相,一心慕道,後來受到正陽祖師鍾離權的點化,棄官從道,有詩云:拋離火宅三千指,屏去門兵十萬家。出燕國、入秦川,遊歷於終南山之間,結交張無夢、种放、陳希夷為友。後又遇上呂洞賓祖師授之以秘法,終得脫胎換骨,得道成仙。遁跡於終南、太華之間,莫知所終。丹成屍解,有白氣自頂門出,化而為鶴,飛而沖天。《全真傳》云:十二月二十四日降世,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升。不記何年。在全真北五祖寶誥中有對劉海蟾事跡的讚頌,「金廷丞相之高標,寶印力辭之勇決。霞裾上陟,南北統宗。天復挺於人豪,道遍通於四海」,奉其為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關於劉祖受正陽祖師鍾離權點化有這樣一則故事:劉海特別喜好談玄論道,與道士交往甚密。一天,有個道士來訪,劉海以賓客之禮相待。問道士的姓名,默而不答,只是要劉海拿出雞蛋十個,金錢十文,以每一文錢間隔一個雞蛋,將錢和蛋層層壘疊,十蛋和錢壘成了一個塔狀,而並沒有墜下來。劉海驚嘆說:「危險!」道士告訴他:「你身家性命面臨的危險,更甚於此。」劉海問:「如何擺脫這種危險?」道士並不作答,而是拿起雞蛋、金錢,擲之地上,然後長笑而去。原來,道士是說劉海身居高位,這高位就像疊壘起來的雞蛋一樣,隨時有可能墜毀。而要擺脫危險,免去殺身之禍,就要拋棄榮華富貴,就像道士將雞蛋、金錢擲於地上一樣,棄榮華富貴如敝履。劉海很快明白了道士的用意,當晚擺了一桌豐盛的酒席,美美吃了一餐,然後砸碎所有的寶器。第二天,解下相印,穿上道士的服裝,假裝發狂而舞,出了燕國,遠遊秦川去了。在路上他又遇到那位道士,道士授給他服丹成仙的口訣。劉海方知他是正陽子,即鍾離權。
玉蟾台台高地闊,門前一條小河自南往東流淌,淙淙潺潺,終年不息。道觀山門之上有陝西省美協原副主席揍鄒宗緒先生題寫的匾額「玉蟾台」,兩側有抱對:
碧水長流傳道樓台怡盛景
綠水環抱吐月納福濟蒼生
廟門兩側牆上左側為「坎卦」卦象,右側為「離卦」卦象。
偏門有陳忠實先生所贈匾額及抱對:
終南映秀
劉海砍樵地 清水育金蟾
偏門前有戶縣人民政府所立石碑,記載戶縣於1962年將玉蟾台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走進山門,道觀內蒼松翠柏,映帶左右。碑文石刻,古樸雄勁。
山門後,中軸線上建有三清殿,供奉道教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聖宮及劉海宮分別並排立於三清殿左右兩側。
西側為五聖宮、無極殿、懷遠堂、三層磚塔。磚塔為匡道長及黃道長為其師王信理道長所建。
東側建築
東側建有劉海宮、丹房、土地廟。劉海宮與三清殿並排,門口石碑上刻有蘇東坡詩句:
仙根曲抱生劉海 神水渼陂戲金蟾
劉海宮神台上供奉有神醫華佗、藥聖孫思邈。居中的是增福財神劉海,所塑金身栩栩如生,手執一串銅錢,下方一隻三足金蟾奮身急欲吞之,三足乃應三才之數。這正是出自劉海戲金蟾的典故。
玉皇樓
在道觀的後院,一座正在修建的玉皇樓拔地而起,雕樑畫棟、紅磚綠瓦,又因為四周都是農田,所以顯得格外高大莊嚴。殿內正中供奉的正是玉皇大帝,左右兩側供奉四御,即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后土皇帝祇。
【紫宸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