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所以修行人無論在家出家,同學們要記住天天歡喜,法喜充滿,你的修行就有效果了,你就在菩薩道上。
如果修得心裡很苦悶,你要覺悟,你已經離開菩提道了,走到叉路上去了才會有苦。如果在菩提道上決定是法喜充滿,
他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絕對不是愈學愈迷,學到最後是離樂得苦。我看不少修行人無論在家出家,他得的結果是,
他說我不學佛的時候還蠻快樂,愈學愈苦,他顛倒了;不學佛的人好像不迷,學了佛愈迷愈深,真是執迷不悟啊!離樂得苦啊!
可憐!佛看到這個樣子也會感嘆,你曲解了經意。因此學佛還是要多聽,不但要多讀,一定要多聽,有許多意思你看也看不出來,
看註解也看不出來,必定要多聽,所以修行真正是代眾生苦。
第三「留惑」,這比前面境界要高,前面的境界我們可以辦得到,那個修行我們可以做得到,我們要是有覺悟的話,現在就能做到了。
第三我們做不到,第三是什麼人呢?是聖人,不是普通人,阿羅漢以上的才行。阿羅漢已經了生死出三界了,這是我們講最起碼的,
他修成九次第定,超越六道輪迴,他可以不到六道裡面來輪迴了,可是想想眾生很苦,我還是繼續不斷地留在六道幫助眾生、教化眾生,
有這種人。但是像剛才講了,六道是果報,沒有這個業,他怎麼會到六道來呢?阿羅漢要想再到六道來,六道的業不能斷盡,要留一點;
他有能力把它斷盡,他不斷,留一點。留一點幹什麼呢?再回到六道裡頭來受果報,來示現身形度眾生,這真正是慈悲呀!慈悲到了極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