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末後這一句是勸勉我們,「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你對於上面所講的道理一定要曉得,還要像上面所講的這樣知道,
這才行。為什麼呢?上面普賢菩薩所講的,就是毘盧遮那佛所說的,佛知佛見,所以勸你應如是知,這是正知正見。
如果我們的見解跟此地所講的不一樣,你自己要覺悟,我們的見解是錯誤的,要依照經論的見解修正過來。換句話說,
把我們自己的知見要捨掉,取佛菩薩的知見來修正我們自己的業障、習氣、毛病,修行就是修這個東西。李老師在講經常常講修行修什麼?
去習氣而已。習氣沒有了,你就是佛菩薩;有了習氣,你就是凡夫,凡夫與佛菩薩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底下一段經文「校量功德」,經講到此地,我們大科上寫的是「正示普因」,正示普因一段到這裡就結束了,就講完了。底下一段是比較功德,
你才曉得佛法的殊勝,我們把文念一念「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這一句是能比較的人。什麼人能夠較量、比較呢?要善男子善女人。
那麼善的標準在華嚴經,尤其在這一會,諸位要知道必須要具足十大願王才能稱為善男子善女人,那麼換一句話像我們都不夠格。
如其不然的話,對於淨土法門真正具足信願行也行,也可以稱為善男子善女人,真正具足信願行。其實信願行跟前頭講的十大願王沒有兩樣,
你仔細去觀察信願行三條開出來就是十大願王,十大願王一歸納就是信願行。信裡面有十願,願裡頭有十願,行裡頭有十願;那麼再觀察十大願王,
禮敬裡頭有信願行,稱讚裡頭有信願行,供養裡頭有信願行,乃至於普皆迴向裡頭都有信願行。所以具足信願行就是具足十大願王,
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善財是這麼修的,文殊菩薩是這樣教給善財童子的,我們也明白了,我們也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