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1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地藏菩薩深入地獄救拔眾生,緣何供奉梵鐘下?我們從《地藏經》中可看到這些端倪⋯⋯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2-14 08:31: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地藏菩薩深入地獄救拔眾生,緣何供奉梵鐘下?我們從《地藏經》中可看到這些端倪⋯⋯

走進很多佛寺,可以看到地藏菩薩聖像供奉在梵鐘下或鐘樓內。香港的志蓮淨苑和慈山寺都循這安排,把地藏殿建於鐘樓下。

鐘和地藏菩薩的密切關係,佛經沒有長篇論述。然而,從今天仍在中國佛寺常聽到的《叩鐘偈》中,則可看到端倪。

先看此《叩鐘發願文》四句:

「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敕修百丈清規》卷八,大正藏48, p.1155b)

再看《叩鐘偈》。偈分晨與暮兩首。現將《暮叩鐘偈》相關部份摘錄如下:

「洪鐘初叩,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冥界。上祝三寶,普遍昌隆。下祈人類平安,世界和平。三界四生之內,各免輪迴。九幽十類之中,悉離苦海。五風十雨,免遭饑饉之年。四大部洲,福慧莊嚴自在。干戈永息,爭戰不起,相敬相助,人間淨土。飛禽走獸,羅網不逢。法界眾生,各得其所。無邊世界,地久天長,布施持戒,增福延壽。三門鎮靖,佛法常與,八部天龍,安僧護法。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歷代先亡,同登彼岸。」(《叩鐘偈》出處有不同說法,至今廣泛流傳於漢傳佛寺中,不同版本亦可能有略有差異。上面所引偈詞,是出自聖嚴法師根據古版改寫、果增法師所唱的版本。)

中國民間常稱地藏菩薩為幽冥教主,因為菩薩深入三惡道,救度苦難的眾生。甚至有人誤以為地藏菩薩是專管地獄的陰神。事實上,釋迦牟尼在這五濁惡世教化著剛強眾生,然而眾生仍多有未能調伏者,隨著各種惡業輪迴六道受苦。地藏菩薩因與娑婆世界因緣深厚,乃擔荷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前的重託,竭力為尚未得度的眾生尋找解脫。

地藏菩薩度眾生的願力十分之大,他曾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以及胎、卵、濕、化四生等眾生,地藏菩薩都堅持救度。

正是由於地藏菩薩在民間被稱為幽冥教主,亦因為菩薩深入地獄等惡道救度眾生,令人聯想到這種恩德與「鐘聲超法界」、「幽暗悉皆聞」的特質互相呼應。《暮叩鐘偈》說「上徹天堂、下通冥界」也是同一意思。

《地藏經》是佛陀為報答親恩,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而來的。是時十方諸佛菩薩、天龍、護法、鬼神都匯集聞法,佛陀便介紹地藏菩薩的度生因緣。經中記述地藏菩薩前生為婆羅門女與光目女時,為了救拔母親墮地獄的孝心孝行。到了地獄,則見眾生承受多種苦難,因而發願度盡一切苦難眾生。大乘菩薩道修行,即以願導行,視眾生為自己父母而發願普度,因此慈孝是修行的重要基礎。

《叩鐘偈》借鐘聲穿透天堂冥界比喻願力無窮,祈願「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歷代先亡,同登彼岸」,宣揚孝道和普度精神,正與《地藏經》表揚的孝親思想相通。

最後說到安忍深密。《地藏十輪經》稱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鐘聲能傳送甚遠,但沒有敲響時,卻寂靜潛藏。鐘內虛空,鐘身沉穩莊重,極具威儀。前人於是以這些特質與地藏菩薩類比。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6 00: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