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他所講的與經相應,與經旨,我們愈想愈相應,我們可以依他。如果他講的與經裡面的道理不太相應,
我們有懷疑,我們就不取他的,只要有懷疑就不採取,採取我們毫無懷疑的,覺得他所講的跟經裡頭意思是相通的。
更因為如此我勸諸位念古人的註解,為什麼呢?古人是有修有證而後才敢註,不像現在人,現在人年紀輕輕,他沒有修沒有證,
他寫了好多書,怎麼寫的呢?東抄一點,西抄一點,湊起來的時候他的著作出來了,知名度增高了,他搞名聞利養,
不是自己修證從心性裡真正體會到的心得提出來給我們作參考的。
他寫的那一套都是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大家要曉得,他是看的多、記的多,不曉得的到處去問,回來就寫了一大篇一大篇這些東西。
古人不是的,古人是自己依教修行,真正有心得,真正有悟處,把這個東要寫出來留給後人作參考。不一樣,真正不一樣,
所以你們要讀註解一定要看古人的註解,今人的註解決定不能夠隨便看。實在講我們光陰有限,那有那麼多時間看今人註解呢?
沒那麼多時間。而且學東西要專,選經要專,選註也要專,註子選幾種,裡頭還要有一種為主,主參考的,再選一兩種是幫助,這樣子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