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四種,「唯逐文句,不知義理,但以直心讀誦,雖無巧偽,亦無所益。」這比上面人稍微好一點,他也是不能透徹義理,
可是他並沒有求名求利的心,心是個直心,是個很老實的人,沒有名聞利養的心,不求這些東西。可是沒有益處,
這一生當中得不到真正的利益,佛經裡面所講的益,是講殊勝的利益。尤其是此經,此經講的益最低限度是往生淨土,
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你要能夠得到了這才是益。無益就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都沒有份,這是講無益。可是要講到究竟處呢?
也不是無益,總是惡心去讀經,他阿賴耶識裡還是落一個種子,不曉得那一生那一劫才成熟就是了,這一生是沒有法子,
得不到殊勝的利益,我們要求的是要在這一生得殊勝利益。這兩種人俱不捨教,不像前面兩種,前面兩種人不讀經,甚至於讀現在一些人寫的白話的東西,
他用這個就可以了,他不去看經,這是錯誤。這兩種人讀經,雖讀經不解義,這是得不到利益的。
如果有求名求利的心,那罪過就很重了,罪過極重。如果在求名求利的時候,求到了增長貪心,求不到增長瞋恚心,再以瞋恚、嫉妒障礙大法,
那果報是在地獄。所以名利心是大害,眼前得的名利是刀頭舔蜜,得不償失,眼前能得幾何?能享受幾天?禍患無窮!我們一定要覺悟。
所以真正發道心的人、發菩提心的人是見人家有一點小小的善都要隨喜,經上前面跟諸位講得很清楚,都要隨喜、都要恆順,都要幫助他、
成就他,決定不能障礙阻撓,那個罪業是阿鼻地獄的果報,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上面這四種都不可以,有這四類的情形馬上要改過。後面這六種是教給我們要依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