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觀真理,伏煩惱,慈悲救物,勤修萬行」,菩提心現前必定是這個樣子。第五講修行了,把前面文、義、理,把它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
這就是菩薩行,這才是真真實實的受用。這裡頭也有五種,「第一於前四門法行,在身在心,未曾暫息。」,念念不忘啊!
意持不忘啊!這是心行,意持不忘是心行。「第二歷前四門以起勝心」,勝心是菩薩心、菩提心。「謂於前文教起難遭想」,
對於經典百千萬劫難遭遇啊!「於前事相起尊重心」,就是解其事的佛說法之處、說法、那些聽眾,以及代代翻譯流通,
一直流傳到我們今天,我們也能遇到,這要生難遭遇想。「念佛難逢,傷己薄祐」,真正修行我們不容易遇到,這是自己福薄,
自己福分薄、善根少。「於前義理起愛樂心,於前意旨悲喜交集」,要能生得出這個心,這都是修行,這就是懺悔法門,這幾個念頭都是懺除業障。
第三「取持正法」,這就真正要行了,要把這些東西在行為上兌現了。「謂於前文教,書寫流通,圖畫形相,表佛法會,
撮略意旨,曲示行人」。那麼在受持正法裡面最要緊的就是流通法寶,要開示行人,就是要幫助別人修學,流通法寶幫助別人修學。
幫助別人,你看看這個文上寫的曲示,自己要委曲自己,才能叫別人得佛法利益,不容易啊!釋迦牟尼佛要不委曲自己,
他怎麼能到人道裡來受生?因為他太高了,我們見不到他,他要遷就我們。你要教化眾生要遷就眾生,要委曲自己,這樣才能行菩薩道,
才能度化眾生,眾生剛強難化!凡是禮都是委曲自己,你看禮記一打開第一篇的篇名叫曲禮,禮為什麼要曲?委曲自己,禮才能夠周全;
不肯委曲自己,禮就不能周全。佛法也不例外,你要想弘法利生必須委曲自己,必須自己要受一些苦難,受一些折磨才行,否則的話你如何叫眾生得佛法利益。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