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5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志於悟道,離欲寂静」──釋迦成道日對佛弟子的意義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2-23 08:35: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陀成道啟示世人修行的方向:「志於悟道,離欲寂静」──釋迦成道日對佛弟子的意義

漢地以農曆十二月初八定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本文根據佛經和大德開示,談一談成道日對佛弟子的意義。

釋迦成道是娑婆世界的大事,啟示世人多種重要意義,包括:一切不離因緣、修行必經磨難、悟道在於離欲、人皆可成道業。

以下綜合申述。

提到佛陀成道這日子,我們自然會想到臘八粥。我們現在習慣在這天以臘八粥供養,原來始於佛陀成道前一個故事。那時佛陀仍是悉達多太子,經歷六年苦行之後,明白到執於身心受苦,還不可能證道。在他癱倒地上時,有牧女供養乳糜。太子接受並恢復了體力後,在伽耶山的一棵菩提樹下端坐思惟,七天七夜後終於開悟,成就正等正覺,相傳這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由於這典故,漢地的佛教效法供養而成「臘八粥」的風俗。

也許有人對於佛陀接受牧女供養,心中不禁要問:為甚麼佛陀成道,仍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也許我們不會有一個確實的「答案」。悉達多太子在世間歷經磨難後以人證道,不離世間因緣,遇上牧女供養而受之,亦是一種因緣。

這是一大因緣,而且為世人提供了很豐富的開示。

曾陪同太子苦修的侍者,見太子放棄苦行,又接受牧女供養,都以為還太子生了退心,甚至墮落,於是離他而去。

聖嚴法師有一篇短文,名為《由人成道的佛陀》。法師說:「佛陀並未墮落,只是從苦行的經驗以及享樂的事實中,理解到極端的苦行和放任的享樂,同樣無濟於開悟的目的……佛教稱此為不苦不樂的中道行。」

佛陀成道給我們很大的鼓勵,提示我們正確的方向,那就是通過智慧得開悟,因悟而可由人成道。

然而,修行成道並不容易,一定會經歷很多磨難。

佛經記載,世尊在樹下入定後,發誓不成佛道,不起此座。這時波旬魔王深恐世尊成佛後教導眾生解脫,削弱了他的魔力,於是派三魔女誘惑世尊,又派魔兵夜叉破壞能仁成道。世尊在坐中不怖不畏,終於降伏了魔女與魔軍。

克服魔障必靠修定,修定則必須離欲。亦即是說,悟道的關鍵在於離欲寂静。佛陀成道,為世人提示了這一重要的修行指引。

我們以堪為修道根本教法的《四十二章經》印證。經文雖短,本文仍不能大量轉錄,只會引用數句,敬請讀者自行閱讀原典。

經序說:「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這段錄自守遂註本。宋真宗註本是這樣的:「爾時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高麗版大藏經本的序,內容並不相同。)

經文之中,多章都環繞離欲寂靜的主題,例如第二章強調要「斷欲絕求」、第三章「割愛去貪」、第十六章「捨愛得道」、第二十一章「名聲喪本」、第二十二章「財色招苦」、第二十四章「色欲障道」、第二十五章「欲火燒身」、第三十章「欲火遠離」、第三十一章「心寂欲除」。

《四十二章經》是中土翻譯的第一部佛典。太虛大師指出,以事和理來分說,「事者,此經首章即記世尊成道說法前後事跡,故可作釋迦本行記讀。理者,四十二章包括大小乘一切教義無所不攝。」可謂六度萬行咸所包括。

我們學佛修行,志於悟道,不論小乘大乘,離欲寂静,都是必由之路。佛陀和我們修道成道,在法義上並無二致。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5 11:2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