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人都去歸隱了,人間忠孝誰來做?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2-25 09:44: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人都去歸隱了,人間忠孝誰來做?

道教修行往往崇尚歸隱,全真派也有出家一說,但歸隱或者出家之後就真的不顧人間的忠孝之本了嗎?答案顯然不是你想像的那般:


修道之人,忠孝誠信是第一要務

盡忠盡孝是我國傳統社會的重要道德準則,是儒家人倫道德的核心內容。誠信則是做人的根本。道教從建立教團伊始,就非常重視這些道德準則並將其吸納到教戒中。張道陵天師向奉道者所諭教戒,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誠信不欺詐"。《太平經》說:"天下之事,孝忠誠信為大。"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說:"能如要言: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內無二心,便可為善,得種民矣。"並強調"事師不可不敬,事親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義不可不行。"


葛洪在他的《抱樸子內篇》中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則強調:仙經萬卷,忠孝為先。由此可知,忠孝、誠信等社會道德基本準則在道教中受到高度重視。

強調忠孝,是成仙得道的必要條件

從社會倫理的層面上看,道教重視的這些基本準則,與儒家的要求是一致的,主要反映儒家治世亦即世俗社會的道德要求。但是,由於道教與儒家的根本宗趣不同,其強調的維護社會人倫是入世教化和修行的需要,是為升仙度世奠定基礎,是所謂仙道不離人道,體現的是道教齊同慈愛的上善之心。

所謂"齊同慈愛",是要把世俗社會的人倫道德愛心上升到大慈大愛的上善境界,即《度人經》所說的"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忌,言無華綺,口無惡聲,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具體來說就是《感應篇》所指出的:不欺暗室,不履邪徑;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頭頂三尺有神明;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強調的是要誠信為人,寬容待人,無為不爭,淡泊名利。


《道德經》中曾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是故《想爾注》嘗指出:仙人道士與俗人異。所異的並不是基本的社會道德準則,而是俗世之人以功名利祿為追求,仙人道士則當以大道的上善之慈之愛為修行要旨,明白名利財貨皆身外之物,人生不能為外物所累,要棄名利之韁索,以道德為務,使生命達到合道的境界,利益于人心、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常通。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9 17: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