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活佛師尊慈語【清除三毒貪嗔癡】
◎ 要了生死,一定要斷煩惱,你們煩惱由什麼而生?因為有貪、嗔、痴,「貪」,常常貪心不足、憤憤不平,也常常生愛慾,看到什麼愛什麼,愛不得就生痛苦,所以煩惱從三毒來,三毒就是貪、嗔、痴。
「嗔」,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忿怒,不高興、生氣,要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能事事順心如意,如果事事順心如意就不用做人了,就可做仙佛。
「痴」,癡心妄想,想了入迷就叫痴,痴的話就愚,痴愚,痴愚,常常是連在一起的。這些貪、嗔、痴,就是煩惱的根,就是痛苦的泉源。
◎ 眾生就是不能保持常覺的心,如果覺性常保持,就是仙佛菩薩與聖賢。覺就是不迷的心,常常清醒的心,那就是覺,覺就是不迷,常快快樂樂的。如果常保覺性,成道有餘。為什麼不成道?因為眾生覺性只保持三分鐘的熱度,一經人事的歷練,就黑暗了。
◎ 人為什麼有苦惱?有了貪、嗔、痴三毒的心,就會迷失自己,就會很苦,就會受苦,苦無止境。
「忘嗔常平」的意思:有了嗔心就不能平,心就會忿怒,忿怒就會起波動,那就不能清靜,就會受三毒的心牽絆你、左右你、障礙你,所以說要把嗔心給去掉。
「忘苦常樂」:沒有貪慾的心,就會滿足,會知足常樂。
「忘痴常適」:沒有痴心就能安適,沒有痴心執著就叫安適。
◎ 為人要「善忘心」,如果能夠忘,就能夠得到清靜之心,因為你們都不能忘,常常記得前塵往事,所以常常就受到貪嗔痴愛的苦,如果能夠修「善忘心」的話,忘記苦惱,忘記所有的不愉快,那麼就能夠達到快樂。所以要忘貪、嗔、痴才能夠「忘迷常悟」,才能夠了苦解脫。
來源:道法自然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