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善養菩提心】
佛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為何忘失菩提心而修行的各種善根,是第一種魔業?如果為『名聞利養』而修行持戒,或為『沽名釣譽』而廣行布施,反而障礙菩提心的萌發,因為動機不對而導致偏離正道。
修行人要謹記,所有美德只要碰上菩提心,就增值很多倍,應盡一切努力培養、保護、增進菩提心。
相反的,若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做的善,皆是有所求,並非菩提心之作用。
菩提心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菩提心對自己,是真誠心對待自己,讓自己安住在清淨平等覺中。不能有染污,不能有高下,不能有好惡,這都不是菩提心,覺而不迷。
對待別人是真誠的慈悲。慈幫助眾生得樂,悲是幫助眾生離苦,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叫慈悲。
人生不只為吃、穿而已,以付出的愛心、慈悲心,去關懷愛護大家,將性命的價值發揮在別人身上,學菩薩的菩提心,時時存好心、做好事。
所以菩提心不能忘掉,不能失去。忘掉是什麼?對已經發菩提心,忘掉了,那不是真發。
失去,是沒發菩提心。沒發的要發,發了之後不能忘掉,修諸善法全是功德。如果沒有菩提心,修諸善法,果報差別非常多。
因為人的心念不一樣,有人為名,有人為利,名利就非常複雜。求名利,有人用正當手段,那是人天福報,如果用不正常手段,果報在三途,差別太大了。這個裡面有因果定律。
來源:道法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