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不知道用真心,怎樣勤苦修學都無法成就;果然能夠用真心,一切法沒有一樣不是現成的,
法法現成,就是要用真心。「能甚深入智慧海」,這一句是講受持,受持佛法目的就是開智慧,而智慧實在講是本有的,
不是從外面來的,正如馬嗚菩薩在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說的本覺本有,本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經裡頭常講的般若波羅密多,
本有的;不覺本無,不覺是無明,塵沙煩惱,本來沒有的,這個話是真的。本來沒有的,你現在有了;本來有的,你現在沒有了,
那麼我說這個話意思能講得通嗎?其實不通。本來沒有的,現在還是沒有;本來有的,現在還是有,並沒有失掉,縱然墮三惡道,
本來有的也沒有失掉,所以眾生成佛,成佛之後怎樣呢?不增不減,大經常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有什麼得?沒有得,完全是本有的。
那麼現在我們本有的好像沒有了,沒有的似乎是有,這就是迷了,迷的相;覺悟的相那就不一樣了,實際上只有迷悟之差,
沒有得失之事,得失的事沒有啊!只有迷悟,所以眾生悟了就是佛,佛要迷了就是眾生。那麼大家聽了我這個話又怕聽了起執著,
佛迷了就是眾生,那成佛還會迷嗎?那這個佛成了有什麼意思,成了佛還會迷?告訴你成了佛之後就不會再迷了,
這樁事情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得非常詳細,成了佛就不會再迷。第五句是「普能清淨諸行海」,前面一句是根本智,這一句是後得智,
真正能智慧顯現了,就是此地所講的深入智慧,智慧顯現了,你的行為自然就清淨了,為什麼呢?口之言語,身體造作都依般若智慧,
不像我們現在是感情用事。情是迷,智是不迷,其實情跟智是一不是二,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