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記》願一切眾生離二死苦、成究竟善。「盡法界虛空界眾生」者、即盡真如實際心及虛空中所有眾生也。
眾生欲行惡法、皆悉不成者、有二義。一者菩薩說法教化、自然不敢作惡。二者有不可思議菩薩暗中加被、令惡業不成、善業成就。
反上可知、以諸惡不作故。「關閉諸惡趣門。」眾善奉行故。「開示人天涅槃正路。」「開」者開導、「示」者指示、開示眾生心中人人本有之涅槃路也。縱一時不得涅槃、亦不失人天正路。
○二發心代苦
《經》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記》普賢菩薩謂若有眾生因造惡業、我願代受其苦果、而令解脫、以至究竟成佛。此心人所難發。因無廣大心、無成佛意、故不能代苦。
若欲成佛、必能度眾生而代其苦。代苦有七種義。一者「悲心好樂故」、世人往往有以情愛代苦者。菩薩以同體大悲代眾生苦。
悲勝愛已可概見、況同體乎。二者「作增上緣故」、菩薩修諸苦行、破除身見、為眾生所羨慕作增上緣。如如來雪山六年苦行之類是也。
三者「留惑潤生代苦」、能了生死、為度眾生不了生死是也。四者「殺惡眾生代苦」、如眾生欲作大惡、菩薩殺之。自墮免彼墮故。
五者「處惡趣代苦」、如如來往劫大旱時、變為摩竭陀大魚、以肉施眾生等事是也。六者以「稱真之願代苦」、以稱真之願、潛至稱真之苦、即為代苦。
七者「自他無異故代苦」。以法身同故、彼苦即我苦。然與菩薩有緣者、得菩薩代苦。又者、有可轉之業可代。其有不可轉之業、受苦不知悔改者、不能感應道交故、非菩薩不代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