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記》此廣頌第十普皆迴向。長行中略說、此偈頌中廣說也。迴向與發願、別中有同、同中有異。同則發願即是迴向、迴向即是發願。
別則迴向有所迴功德善根。發願但發大願、誓修善行也。約同、此偈即屬重頌。重頌迴向故。約別、此偈即屬孤起頌。
別發十大願故。此皆華嚴經初歡喜地菩薩所發之願、惟次第不同耳。今受持願、即華嚴經中初地菩薩第二願。受持者、受即攝受、持即執持、攝持佛法、以便利生故。
「我為菩提修行時」攝菩提也。菩提不斷故。有人繼續成佛、未來眾生亦離苦。「一切趣中成宿命」持佛法也、發菩提心故。
在一切趣中受生。成宿命者。以宿通命、不忘佛法。前生學佛法、今生仍學佛法。以作二利之資。「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護佛法也。設在人道受生、願生生世世出家、護持佛法。出家屬內護、護法力大故。在家居士屬外護。若無出家內護、在家即或欲護而無所護。
出家修淨戒、為護法之要點也。即隨順真如而持戒也。真如實際本無慳貪。隨順真如實際而行施。本無毀犯、隨順真如實際而持淨戒。
乃至本無愚癡、隨順真如實際而修智慧。「無垢無破無穿漏」約修淨戒言。破輕戒如垢、猶可以淨。破重戒如破石、不可復合。無穿漏者、持戒如浮海人護持浮囊、不可有微塵之損傷。
海喻生死苦海。唯持淨戒浮囊、能渡至涅槃彼岸。又破戒則失一切位而墮惡道。不但失比丘比丘尼位、失菩薩位、乃至人身之位亦失。
佛法依戒護持。無戒則一切佛法不得立。大家對于戒法、皆要認真保持、毋令毀犯。天龍夜叉鳩槃茶下四句偈。正是受持佛法。
因為普賢菩薩遇天龍、即說天龍語。乃至遇一切眾生、即說一切眾生語。即受持諸佛法輪、為眾生說也。經云。願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語。西方水鳥樹林皆演法音。無情說法、亦普賢願所成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