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6-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民歲臘”
農曆十月初一,是道教“民歲臘”日,此日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
其五帝攢會之日,此日酆都北陰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
此日皆累生人,宜當醮謝,須憑法力祭祀,追贖塗苦,一一得福,常日祭祀,不可享也。----《天皇至道太清玉冊》
《雲笈七箋》記載正月一日為天臘、五月五日為地臘、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十月一日為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為王侯臘。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正月一日,名天臘,此日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五日,名地臘,此日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日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一日,名民歲臘,此日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十二月八日,名王侯臘,此日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其五帝攢會之日,此日酆都北陰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此日皆累生人,宜當醮謝,須憑法力祭祀,追贖塗苦,一一得福,常日祭祀,不可享也。」
傳說,閻王爺會在這一天給陰間的鬼魂們放假,讓它們來人間領取其在世的家人給它們送的錢物,然後在天亮前趕回陰曹地府。可見這一天的祭祀非常重要。
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 故前代授衣多在夏曆九月,日期不確定。
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有當時寒衣節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節是一個傳承中華民族孝道孝行的好時機,可以藉此機會宣講家族傳承、先人的故事,讓自己行孝的行為給子孫後代做一個好的表率,一個推崇孝道的家庭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家庭。祭拜送寒衣之時,不要睹物傷情,憂傷悲痛,應心懷感恩與緬懷之情。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