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學習的利益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2-20 18:15: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學習的利益

  做人,活到老,學到老。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才能不斷有成就。古人專一心志,勤於學問,就能學到許多的利益。學習的態度也非常重要,對人要謙虛,待人要有禮貌,學技能,學道德,學智慧,學處事,都要聞教則喜。怎麼學習呢?以四點說明:

  第一、少而學,則壯而有為:一個人在少年的時候,應該要愛惜光陰,愛惜學習的機會。隋朝末年,煬帝下詔度僧,年僅十三歲的玄奘,即前往應試,並立下宏願,要「遠紹如來大法,近光佛陀遺教。」玄奘因為少年勵志而學,到了壯年時即成就非凡,是中國偉大的佛學家、譯經家、外交家、地理學家。

  第二、壯而學,則老而不衰:人生到了壯年,不可輕言滿足,或認為已經超過學習的年齡,而自我侷限,不肯進步。即使在壯年的時候還是要學習,因為「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宋朝蘇洵,年二十七歲才開始發奮為學,和其子同時攻讀,終究成為唐宋散文大家之一。所以學習永遠不嫌晚,人生需要不斷學習,才不會提早被時代淘汰,被知識拋棄。

  第三、老而學,則思而不休:人老了更要學。有很多的老年人倒不是因為年齡老化而被遺棄,最主要的是思想太過頑固,以有限的知識學問趕不上這個大時代。

  釋迦牟尼佛在娑羅雙樹間即將涅槃之前,年已一百二十歲的須跋陀羅,還拖著老邁的身體前去問道,他聽佛陀講說八正道,並於當晚出家受戒,淨修梵行,入夜未久,即成阿羅漢,在佛陀之前先取滅度,為老年學習思而不休,留下榜樣。因此年老了還要再學習,才能和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和時代的精神吻合。

  第四、思而學,則融而貫通:學習,不但是少年學,壯年學,而且時時都要學,若能不斷學習,擴大學習的範圍,則在技能上,學問上,道德上都會有進步。只要肯學,就能把世間法、出世間法融會貫通。如果今生肯學,不但今生能有成就,未來的生命必能增加智慧。

  所以「學習的利益」有四點:

  第一、少而學,則壯而有為。

  第二、壯而學,則老而不衰。

  第三、老而學,則思而不休。

  第四、思而學,則融而貫通。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8 23: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